2023年 06月 02日
星期五
   | 气 温 : 35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电子报

安心出行豁免安排恰当 政策需时酝酿造就方向
发佈日期 : 2021-12-07


政府早在大约两星期前透露,会扩展使用应用程式「安心出行」的范围,包括进入全港食肆堂食的市民须扫瞄「安心出行」二维码。在往后的两星期,从长者、饮食业界、家长、无家者等均提出了不同意见,可喜的是,政府有聆听,例如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日前便指出,明白部份人士在使用手机扫描「安心出行」时需要协助,强调「安心出行」不要为市民带来不便。最终方案昨日出台,65岁或以上长者和15岁或以下的儿童、残疾人士,以及其他获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认可的人士均可获豁免。我们认为,政策的确需要时间酝酿,让社会多作讨论,才能得出更完善的答案。

政府在星期四开始,扩大强制使用「安心出行」的范围,进入所有食肆及表列处所,包括酒吧、健身中心、美容院等,都必须扫瞄「安心出行」二维码。不过,65岁或以上和15岁或以下人士、残疾人士,以及获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认可的人士,例如无家者,可以填指定表格登记个人资料,代替用「安心出行」。若15岁或以下人士与成人同行,便毋须填表登记资料。只是到餐厅买外卖的顾客,亦毋须使用程式或填表。

在现行规定,A类食肆顾客毋须填表或用「安心出行」,但因应星期四的新安排,政府会取消A类运作模式,要求食肆改按B、C或D类模式运作,换言之所有食肆员工将要接种新冠疫苗或定期检测。至于B类食肆堂食时间则可延长一小时,至晚上10时59分。

政策是需要时间酝酿的,反而一蹴而就通常没有好效果。事实上,政府今次早于两个星期前已透露会扩展使用应用程式「安心出行」的范围,之后社会便开始「自动波」展开讨论,从长者、饮食业界、家长、无家者等均提出了不同意见,争议较大的是,长者或者没有智能手机,而残疾人士也有可能难以使用「安心出行」。可喜的是,政府有聆听,例如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日前便指出,明白部份人士在使用手机扫描「安心出行」时需要协助,强调「安心出行」不要为市民带来不便。

食物环境衞生署副署长黄淑娴昨日说,包括无家者等没有智能手机的人,当局会将他们纳入获认可人士,同样可用「填纸仔」替代使用「安心出行」。社会福利署会透过非政府机构,向无家者等人士发出证明文件。至于残疾人士,黄淑娴说,根据政府定义可分为听障、视障、认知障碍、伤残等,如果他们没有残疾人士登记证,处所负责人可根据常识务实处理,并向他们解释「填纸仔」的责任。她说,创新及科技局及资科办制作了凸字胶套,让视障人士辨识二维码位置,当局会透过非政府机构向他们派发,政府亦可向处所提供凸字胶套,只要将二维码海报放入胶套内,方便让视障人士使用。

另外,考虑到部份人士可能没有智能手机,黄淑娴说,个别机构会视乎情况,向有需要人士派发智能手机,她指出,「安心出行」程式已推出多个月,相信市民都已适应及习惯,因此今次措施的适应期未必需要太长。由此可见,政策推行前多作讨论,还是有其必须,让政策出台前早作完善。

您可能有兴趣:

1
准未毕业大学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须改变职场文化 挽留人才

2
立法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方向可取 政府给予培训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3
极端酷热天气悄然来袭 市民警惕意识有待提升

4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墙 港铁 屋宇署处理温吞

5
落实与内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达双赢 社会应明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理

6
债务上限危机带来短暂震盪 美国经济衰退才属真实风险

7
长洲飘色政治选材激减 市民发洩不满渠道渐少

8
6中学生策划炸弹恐袭案 情节严重 揭示老师应早辨识激进化倾向学生

9
中美关係举足轻重惟遇困难 华盛顿须弃打压心态免窒碍

10
大湾区一站式访问应即日来回 李家超亲身示范一小时生活圈

11
全球衞生议题事关重大 极少数国家勿干扰秩序

12
新冠结束警惕仍须保持 疫情恐有一天重临全球

13
青年愿重回正轨 社会应给予机会

14
炎夏将至虫鼠势更趋活跃 衞生工作续加强应对挑战

15
特首发挥领导角色 落实行政主导 引领立法会摆脱仅监察 质询职能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