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4月 01日
星期六
   | 气 温 : 2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电子报

政府抓紧时机放松措施合理 政界勿放流言影响防疫政策
发佈日期 : 2022-10-04


香港现正实施「0+3」入境检疫安排,对于入境人士的限制可说大减,然而继续须有三天居家隔离及检测,对于外地旅客而言仍觉有风险,来港的动力大减。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昨天声言政府本周将宣布「0+0」入境检疫,结果遭政府中人反驳属「流料」。防疫工作最怕流传「假消息」,作为议员更应慎言,如属「逼宫」之举更不要得,何不实话实说表明是自己意见呢!我们认为,旅客限制愈少,才让香港走回復常之路,但认同政府在放宽检疫安排之时,更应小心谨慎,须全盘检视不同防疫要求,免因小失大,让香港回復昔日的光辉璀璨。

商界人士先后发声,唿吁香港尽快復常,与国际接轨;尤其是政府一直强调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疫情,在大多数人接种了两剂甚至三剂疫苗下,再加上香港人都愿意遵守「口罩令」,进一步放宽检疫安排,是合理也是应该之事。因为防疫「清零」,才可以吸引外来旅客以至外资来港,香港復常之路才现苗头。

现在,不少国家已放宽检疫政策,尤其是邻近国家如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已完全取消检测程序,当大家看着周边地区抢走来港的旅客,香港人自然心急如焚,希望政府可以尽快採取行动,由「严防输入」转为「严防重症」。

我们明白商界以至社会人士的焦急,但鑑于政府刚推行「0+3」的政策,随后亦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下一步,外界自然期望尽快「0+0」。不过,政府宜审慎研究在新政策推行后,确诊人数会否大升、以至市民对于居家隔离检测的安排的态度,而后作出而后作决定。此举稳打稳扎,避免过于草率放宽后,确诊人数又大增,届时再收紧、再走回头路,对于香港的经济打击更大。

因此,我们期望政府谨慎行事,免得贪一时之快而因小失大。不过,我们更期望政府积极行事,评估放宽后的风险,同时亦必须有全盘的计划,为日后实行「0+0」做准备。外国经验可见,防疫措施放宽后,业界经歷冰封多年,未必能即时可以应付突然大增的人流与需求,出现大排长龙以至混乱。而早前政府推行「0+3」措施后,航空公司网络出现挤塞,而过境巴士站日久闲置不用,巴士站早已杂草丛生,巴士机件是否需要维修确保运行畅顺,相信业界也需要时间为「0+0」做足准备。

但「0+0」只是迈向復常的其中一步。现时,香港仍有各种不同防疫措施,餐厅防聚令、疫苗通行证等等,令旅客对来港或有介心,同时也影响市民生活日常。政府除了放宽入境的检疫限制,更应该全盘检视香港的防疫安排,在安全至上的大前提下,应逐步解除相关防制,让香港走出疫情的阴霾。

政府既然以復常为目标,而且现在已循序渐进地走上復常之路,便应该同时为未来做好准备,让香港走得畅顺,行稳致远。

您可能有兴趣:

1
许龙一夺亚巡赛分站冠军 高球普及化踏出第一步

2
法国强推退休改革掀工潮 马克龙或陷政治麻烦泥沼

3
中国致力劝和促谈 美方质疑不切实际

4
天文台新增极端酷热级别 保障劳工健康须各方配合

5
运输局建议收费方案 恐难让三隧分流成真

6
港铁事故频生 癥结未解 天文数字罚款 于事无补

7
表达意见何须隐藏身份 倡撤禁蒙面法动机不良

8
环球政经局势变化甚速 市民投资必须警惕风险

9
迎全面通关机遇尽展所长 西九助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10
旅游业具重要价值 对外宣传必须做好

11
中央提到组建中央港澳办 体现并反映国家对港重视

12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 香港拥有独特优势

13
专营巴士车资申加幅惊人 狮子开大口吓煞普罗市民

14
扎实推进「一国两制」不是口号 港人有责任在不同领域说好故事

15
禽流感疑美洲肆虐 传染病警觉须维持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