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人行放水,A股昨在2021年首個交易日造好。滬綜指收3,502點,升29點或0.86%,創近三年高位,成交5,234億元人民幣(下同)、深成指收14,827點,升356點或2.5%,成交6,410億元;創業板指數收3,078點,升111點或3.8%,成交2,296億元。
花旗銀行2021年環球投資前瞻,預料恒指全年目標30,054點,滬深指數目標為5,525點;至於香港經濟,該行料2020年下跌5.8%,2021年恢復增長3.5%,2022年將進一步增長4.2%。
該行認為,拜登上場不代表中美關係緩和,但預期有利投資市場。另外,紐交所將中國互電信企業除牌,該行認為中美雙方難達共識,未來陸續有更多企業赴港第二上市,或令更多資金流入港股。
港股在2021年首個交易日低開高收,恒指最多升271點見27,502點,逾10個月高位,收27,472點,升241點或0.9%,四日累漲1,158點。國指收10,722點,跌15點或0.14%;恒科指收8,489,升63點或0.76%,全日總成交額1,826億元,港股通淨買入約135億元。
科技股領漲,小米集團(01810)及舜宇光學(02382)齊創新高,收市飆6.1%及4.3%,是表現最佳兩隻藍籌。騰訊(00700)升1.5%,但阿里巴巴(09988)及美團(03690)則逆跌2.1%及0.7%。
紐交所對內地三大電信股的ADR啟動下市程序,中移動(00941)曾挫逾4%,收跌0.8%;中聯通(00762)曾跌近4%,收市倒升0.4%;中電信(00728)曾跌逾半成,收市跌2.8%。
中資股相繼被美國拒諸門外,料加速回流香港上市,利好港交所(00388)創歷史新高441.8元收市,飆3.9%。
國策扶持現代中藥宜持有
另外,中醫藥將納入今年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建設,「十四五」是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加上,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效果顯著,價值獲充分體現。現代中藥集團(01643)公開招股將於7日截止,預期15日首掛。
集團擁有兩款治療新冠病毒和相似病症的藥物,分別是加味藿香正氣丸及清瘟解毒丸,特別是前者主要藥物活性與國家推薦的治療新冠病毒中成藥相似。招股書披露,兩種藥品佔2020年9個月收益24.1%,銷量在過去兩年更有大幅提升。
集團在細分行業中為龍頭企業,有將近35年發展歷史,根據歐睿的行業報告,按中國東北補氣補血類中成藥丸及心腦血管中成藥膠囊銷售額計算,其於2019排名第二。
集團目前77分銷商總數覆蓋中國39城市,產品多元化,擁59種中成藥產品和71個藥品批准文號,其中45種列入《國家保險藥品目錄》。主要產品為補腎填精丸、氣血雙補丸、山玫膠囊、金匱腎氣丸、心安膠囊、加味逍遙丸,護肝片、加味藿香正氣丸以及清瘟解毒丸。其中三種在2019市場份額超過10%。產品用途廣範,可用於治療及舒緩補氣補血類的藥品;心腦血管類;消化系統及胃腸道類;婦科類不適症狀;以及目標療效為治療新冠病毒及或相似病症的中成藥。
過往業績保持高速發展,從2017年的1.06億元人民幣(下同),提高至2020年9個月的2.19億元,隨著規模擴大,業績料有更大提升。相比A股的高估值,現代中藥更吸引,值得落飛抽之或上市後低吼。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