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牛年,在牛氣沖天下,祝各位讀者財運亨通、投資得心應手!按各行業新近數據,論持續增長能見度,電動車行業始終為首選。儘管近日傳出車用電子零件供應緊張,致更多車廠需延遲其生產,然而此並無阻礙它們的中長期規劃,甚至是提速轉移至電動車車型的整體比重。作為全球其一領先品牌,「奧迪」中國本月初在其發布會上,便提到今年將在中國推出6款新能源汽車。由此可見,上游產業鏈,依然是商機無限。可以說,只要能出貨,在需求驅使下,多多都要。
動力電池為重中之重,其相關材料供應商業務量將持續上升,投資價值仍甚具可塑性。天齊鋰業(002466.SH)在A股重開首天,呈現78億元人民幣大成交。獲如此巨量資金追捧,值得剖析其新近概況。公司2018年公告投資14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的工廠項目,預計於2020年5月投產。 2020 年上半年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同比下降 40%, 然而至第四季度,價格跌速已逐漸放緩。此正配合上述項目投產時間表,為天齊鋰業盈利增長產生積極作用。另外,負債高企是公司的其一問題,但情況近期已舒緩,此全因其全資子公司 TLEA增資引入戰略投資者,涉及14億美元。若交易最終完成,TLEA將可動用12億美元償還銀團,更其加快推進共計4.8萬噸的澳洲氫氧化鋰項目。此將令天齊鋰業在行業長期競爭中,確立優勢。
作為汽車輕量化其一關鍵,鋁合金部件的使用提升已成趨勢,此利好將惠及明泰鋁業(601677.SH)主營業務。公司上月發布的2020年度預計盈利公告中提到,其實現10.5至11元淨利潤,增長約兩成。當中其汽車鋁材產品,已進入比亞迪、蔚來等一線內地車企。在汽車、軌道交通領域市場需求拉動下,公司新建及技改項目的陸續落地,釋放的產量附以更佳的成本優勢,促使其能緊握機遇。至2022年,預計明泰鋁材產品銷量可由目前約100萬噸,增至130萬噸水平,盈利持續增長予市場信心。港股方面,與明泰鋁材類似的可留意中國宏橋(01378)。公司上年12月底發盈喜,預計12月止年度股東溢利將較2019年度增加約50%。考慮其現價僅為12倍的往績市盈率,可視為不錯的價值投資。
筆者非證監會持牌人,未持有上述股份。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