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介紹+雙重上市 料加快入港股通
在通脹飆升、美聯儲加息及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市場正重新對資產進行定價。在5月2日至5月6日,納指跌近200點,道指、標普創2011年來最長周跌記錄。有觀點認為,美股市場的「歷史性崩盤」尚未結束,全球市場拋售潮還將持續,中概股亦普遍「艱難」。
受內外部環境影響,目前恒指整體走勢比較低迷,但事實上,近兩年港股市場對持有型和存量經營性的企業,尤其是輕資產運營模式的企業持看好態度,為該類企業提供了不錯的市場環境。為更好抵禦市場風險,實現內在價值的回歸,貝殼(02423)以「介紹上市」的方式,於今日在港交所主板雙重主要上市,高盛和中金為聯席保薦人。
此次回港,貝殼並未採用更常見的二次上市,而是採取「介紹上市+雙重主要上市」形式,對其他中概股有積極的啟發意義。一方面,可以保護存量股東利益,有效化解潛在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因介紹上市避免了股份攤薄,將有助於加快公司被納入港股通的進度。
貝殼估值回歸 宜長期跟進
作為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台,2021年,貝殼進行了「一體兩翼」戰略升級。「一體」即房產經紀事業群,「兩翼」分別為整裝大家居事業群與惠居事業群。此外,4月中下旬,貝殼完成了對家裝家居品牌聖都的收購,在家裝業務的戰略拼圖取得關鍵性進展。
房地產行業作為「穩增長」主線的重要一環,後續政策支持力度會只增不減,仍具上行空間。同時,中國居住行業重要性逐漸凸顯,市場總體規模已於2021年達人民幣39.6萬億元,預計將於2026年達55.7萬億元。中金指出,未來的行業龍頭應將是擁有天然流量、產品交付能力強且具備完善售後保障體系的均好型選手,從各方面質地來看,貝殼將大概率長期領跑。
上市文件顯示,截至2021年底,貝殼賬上有561億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充足的流動性為其構建發展護城河,可支援商業生態不斷優化。回歸港股市場後,屬於成長型企業的貝殼,業務具有較強的抗周期能力,長期價值受到青睞,可持續關注。
-筆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不持有上述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