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評級報告指出,10月經濟數據幾乎沒改變中國復甦狀況,GDP指標亦顯示,內地末季經濟將現最高季度增長,全年有望增長約2%,預計復甦將持續到2021年,但疫後刺激政策受限及金融狀況趨緊,影響明年內地經濟的復甦步伐。 由於中國率先擺脫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會是今年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預計到203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可翻倍,因此人民幣更獲市場關注。 摩通亦認為,中國具投資價值,由於國內經濟回暖、中美貿易關係有望改善,流入資金增加,是人民幣升值幅度最大結構性支,故預期在多重結構性因素的支持下,人民幣有望成為未來十年漲幅最大的貨幣之一。 A股昨先低後高,滬綜指收升15點或0.5%,報3,363點;深成指漲119點或0.9%,至13,777點;創業板指數則升24點或0.9%,至2,645點。兩市總成交逾7,700億元人民幣。外資淨買入約4.4億元。 港股結束三連升,恒指跟隨美股低開最多跌232點,見26,311點;收報26,356點,跌187點或0.7%。國指收報10,555點,跌84點或0.8%;恒科指跌68點或0.86%,收7,903點。全日總成交額縮至1,319億元,港股通淨買入28.1億元。 即月期指收報26,349點,跌206點,低水8點,成交78,210張,未平倉合約124,095張。即月H股期指收10,545,跌106點,低水10點,成交52,912張,未平倉合約203,899張。 騰訊(00700)以全日低位573元收,跌2.7%,是表現最差藍籌;阿里巴巴(09988)亦跌1.9%,收報245.2元。上日創新高的友邦保險(01299)跌1.8%,收88.2元;工、中、建三大內銀股收跌1.3%至2.3%;滙控(00005)收39.1元,跌逾0.2%,拖低恒指210點,超過大市跌幅。 科技股亦難倖免,美團(03690)收報294元,跌2%;京東(09618)跌2.3%,收332.2元。小米集團(01810)公布Redmi手機銷售報捷,午後抽升,收25.2元,倒升5%,是表現最佳藍籌。 港股近日走勢雖維持向上,但上升動力不強,恒指已升近7月上旬高位26,780點水平,若未能成功突破,或有見頂回落可能。由於資金繼續追捧個別股份,亦見炒經濟復甦概念的傳統股份吸引資金流入,相信指數反覆向上格局未變,有望挑戰27,000點阻力位,下方支持26,000點暫不宜有失。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