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大和指出,香港第二季经济按年收缩1.4%,但由于已逐渐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料市场较原先预计季内经济为佳。
7月份标普全球香港特区採购经理指数(PMI)经季节调整后,由6月的52.4进一步降至52.3,虽连续4个月扩张,但增长率较上月放缓,而受疫情干扰、船期延误下,供应商表现连续15个月倒退。
至于价格方面,整体投入成本于7月已连升22个月,有关升幅由採购价格及员工成本所带动。业界普遍指出,原材料及运输成本扬升,推高採购价格;而公司为保持员工数目,亦调整了僱员工资。企业匯报,销售价格已连升5个月,显示投入成本出现通胀。
展望未来一年,香港私营企业在7月由看淡转为乐观,业者普遍期望疫情纾缓、中国内地放宽防疫限制后,经济得以持续復甦,因此看好前景。为应对目前及预期需求,企业提高採购活动水平,并扩充库存。
港匯昨再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多次从市场买入港元,以捍衞联繫匯率,今日(8月4日)日本港银行体系结余将降至逾1,434.54亿元。
国际金融机构料8月底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将接近「清零」,港府指财政储备和外匯储备足以应对,在金融安全方面也有一系列措施,和一些不便公开手段,以免让对方可以规避。有内媒报道,认为香港经歷多次金融风暴,系统持续改善优化,在经验中固本培元,防御与竞争力优势仍在,港府绝对有信心联匯制度不变。
港府透露,已审视整个金融系统,安全系数已提升,应对金融安全能力极有信心。
中美台三边局势发展成焦点,A股先升后跌,沪综指曾高见3,217点,全日却收跌22点或0.71%,报3,163点;深成指亦下跌137点或1.14%,报11,982点;创业板指跌49点或1.86%,报2,628点。两市总成交额逾1.11万亿元人民币,外资录净卖出逾10亿元。
台海局势亦窒碍港股进一步推上,恒指昨早虽曾升232点至19,921点后窄幅上落,收19,767点,仅微升77点或0.4%。国指收6,736点,升34点或0.5%;恒科指收4,246点,升52点或1.2%。全日总成交额只有955亿元。港股通净买入不足7.2亿元。
台海局势紧张,资金转吼军工股,其中,中船防务(00317)股价曾飙8.9%至7.84元,收7.54元,仍升4.7%。
大型科技中芯国际(00941)昨曾抽升近一成,收16.18元,仍升4.1%。阿里巴巴(09988)重上90元,收90.35元,升3.8%;腾讯(00700)收报302.6元,升2.6%;京东集团(09618)升2.2%;美团(03690)升0.5%;小米集团(01810)则要逆跌0.1%。
内房持续受压,碧桂园服务(06098)收跌3.7%;万科企业(02202)跌2.5%;华润置地(01109)跌1.9%;中海外(00688)跌1.6%;碧桂园(02007)跌1.4%;龙湖集团(00960)跌1.1%。
金融乏力,建行(00939)收跌1.4%;工行(01398)及招行(03968)收跌近1%;中行(03988)跌0.3%。中国平安(02318)及友邦保险(01299)分别升0.1%至0.4%。滙控(00005)平收51元。
蓝筹股个别发展,吉利汽车(00175)升3.4%;中升控股(00881)收41.45元,急跌4.7%,是表现最差蓝筹。
投行降港交信玻目标价
受到较低的证券及衍生产品的日均成交量(ADT)假设等因素影响,假设期内总证券日均成交量分别为2,600亿元、3,150亿元及3,600亿元,而衍生产品日均成交量分别为135.1万、164.9万及197.8万;摩根大通将港交所(00388)今、明及后年每股盈测分别下调3%、2%及2%;同时将其目标价由430元下调至400元,评级则维持「增持」。
港交所昨收349元,逆跌0.4%。
与此同时,由于内房行业前景仍欠明朗,浮法玻璃价格受压、营业费用高于预期令盈利受损,滙丰亦将信义玻璃(00868)目标价由17.3元,下调至15.9元,评级则维持「持有」。
信义玻璃昨报收15.18元,弹升4.4%,是表现最佳的蓝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