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月 04日
星期一
   | 氣 溫 : 2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海倫 認可兒童財商導師 借定唔借?不如諗諗「想要」還是「需要」?
發佈日期 : 2022-08-16

海倫 認可兒童財商導師


筆者跟朋友聚會,大家都表示:於早前收到十多年沒見的某某,突然在Facebook向自己借錢,某某向大家表示他的媽媽病重已經離開了,他需要朋友幫助解困,作為兒子的他,希望能做點事情。大家紛紛說:他問你要1萬嗎?有些人說不是啊,2萬啊。初步聽來,他要求大概是12萬左右吧。又開始說,你的版本是這樣嗎?他對我說是另一版本……議論過後,有人表示他的Facebook也關了,電話也打不到了,大家也開始問了,他真的是需要救人?還是用於自己想要做的其他事情呢?心底話,大家是熱心想幫助他,但是每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想幫,又能怎樣做呢!自己和家庭也需要開支。如果借了出去後沒回頭,怎樣對家人交代?這又變成了兩難!不單是成人,我也曾經聽過家長說:小朋友在學校經常借錢給同學買零食,看到自己孩子是出於義氣和善良,但又不能長久讓小朋友這樣做慈善。父母看到這,相信也會考慮如何教導小朋友借錢這回事。


 


簡單說,筆者建議運用「想要」還是「需要」的概念來解釋給小朋友明白,甚麼是「想要」和「需要」?「需要」是生活必需品,如水;「想要」是可以不買,如汽水。再讓小朋友思考一下,同學借錢的目的是甚麼呢?是「想要」還是「需要」,那麼借錢買零食薯片是那一類?如果同學真的忘了帶錢包出門,忘了帶車資坐巴士,又是那一類?


 


日常生活是我們教導小朋友的好方法,父母給予零用錢是因爲父母有能力工作而換取酬勞,世上沒有免費午餐,讓小朋友作一名金錢的好管家。


 

您可能有興趣:

1
客串《新聞女王》勁突出 陳若思扮MK妹兇何依婷 佘詩曼親自教路增強「戲」味

2
慘遭記者跟蹤極度不滿 何依婷發正能量文減壓

3
邱彥筒初嚐落水打鬥戲 新歌獲湯令山黃偉文加持

4
《白日之下》票房破1700萬  姜大衛贈送觀眾角色鴨嘴帽

5
簡慕華孖張滿源拍MV 與謝安琪推「婚姻三部曲」 張繼聰以離婚探討改變

6
馬國明過大禮落足本 湯洛雯晒鮑參翅肚金器

7
陳嘉慧宣布懷孕後首見人 貼超聲波相報喜:我們仨

8
鄭欣宜相隔7個月「上水」 許廷鏗開騷望老友捧場

9
「第13胎」出爐 姜濤藉《岩巉》談愛情 誠心等待真命天子來臨

10
心疼歌迷街頭拉票 張敬軒突發落區派傳單

11
重申分手不涉第三者 蔡卓妍為前男友平反

12
開心跟妻夫木聰合照 劉俊謙獲李安導演鼓勵

13
《新聞女王》收視稱冠 佘詩曼霸氣造型網紅都扮 為演活主播訪新聞部特訓

14
江海迦東莞演出負傷上陣 感激薛凱琪賞識感觸哽咽

15
陳慧琳壓軸出場又唱又跳 為外地巡唱先行「預演」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