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所為何事?自私的基因告訴你,為追求幸福,為求生存。英國有著名財經雜誌「經濟學人」,剖析經濟人生,如今香港有「幸福學人」,提醒你,幸福人生,當然要學習。
李斯特城,李斯特別醒。潮流興講英國,今日介紹一個香港人不熟悉的埠仔—李斯特城(Leicester City)。如果你有英超球賽,你會知道今季藍狐李城一直處於積分榜下游位置,於降級線上下游走,護級岌岌可危,自2015/16年英超球季,藍狐李城爆大冷贏了冠軍,一賠五千,我從迷碧咸年代,紅魔曼聯擁躉,轉投支持李城,做了Bandwagon 。
關於李斯特城,Wikipedia介紹只是四句:「李斯特城(英文:Leicester),或者叫里斯特城、理斯特城,係英國英倫中部李斯特郡嘅城鎮,住33萬人。」華人叫做埠仔,地理上接近香港人比較熟悉的伯明翰城和諾定咸(因為有俠盜羅賓漢)。香港人認識英國城市,除了看英超,當然是讀大學,對了,我在幾十年前在這處讀書,留下珍貴的回憶,和對屋邨仔的「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
李斯特城是中部埠仔,最特別是非白人人口眾多,佔人口一半,為英國各埠之冠,亦是南亞裔印度裔移民集中地。客家佔地主,我等非白人人多勢眾,同白人相處就平等一些。李斯特城大學,亦吸引不少中港華人留學生,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開放教育,大學市場化自負盈虧,看錢份上,門檻降低,大量吸納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年輕人留學。我們亂打亂撞來到修讀碩士班,當年的樹仁仔,肆業只得一張「文憑」資格,竟然直升碩士,同班同學,真正來自五湖四海七大洲,屋邨仔的我,一次見證非洲黑人同學,膚色都可以分成三級黑色深淺,口音更南腔北調,雖然都說「英語」,但聽北歐非洲同學真的要靠多一點想像力才可以,亞洲同學就易聽得多,正正符合了我們老師時常講的主題:地球村(Global Village)。傳訊科技令天涯若比鄰;一個世界,多種聲音(Many Voices,One World)。
人口33萬,比沙田人口還要少,香港人便體驗到地廣人少的好處,行路都可以慢下來。香港人如果打開胸懷,可以享受遊走中西文化的好處,幸運的我,在攀爬社會階梯的時候,既學習了中國文化的寛容博大厚績,又可以到英國來點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開闊眼界,比對差異。當你看一件事時候,能夠以古今中外多角度考量。
試以一件小事為例,反省香港人的修養。我記得初到英國,行上樓級入圖書館,十米前的英國人,會拉住圖書館的門,等候你,嚇得我急步迎前,連聲道謝;相比香港人的地鐵衝閘、入lift關門不等來人、若你走路較慢阻人就會被人「接接聲」暗寸,文化衝擊不算少。最近再訪李城,又有新觀察,白人入了中餐廳,竟然學會華人的高聲交談,不似在西餐廳的低聲說話,也是入鄉隨族,這又是另一類的反面震撼。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英國人為鏡,看紳士風度,亦毋須戀殖,也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心存好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人生就更加精彩。一個世界,多種聲音。一個地球,風光無限。下次,請到李斯特城走走看看,支持藍狐護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