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國際組報道】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分別將與韓國、美國總統舉行元首峰會前,宣布不再核試與試射飛彈。有專家認為,朝鮮既已取得核武進展,做此聲明的背後目的,恐只是策略性換取解除制裁。
英國廣播公司(BBC)刊出美國科學家聯盟(FAS)兼任資深研究員、時事雜誌《外交家(Diplomat)》資深編輯潘達(Ankit Panda)的文章指出,朝鮮周五(20日)發出的聲明講得很清楚,金正恩凍結核試、關閉豊溪里核試場,是因他覺得朝鮮已掌控了核武設計能力。
首先看停止核試。潘達舉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例,指已晉身核武俱樂部的印巴兩國,截至1998年各都進行過六次核試,而且之後沒有進一步核試。朝鮮的說法難以證實,但目前為止同樣已進行六次核試,周五聲稱已掌握核武設計,顯非無的放矢。
不用付成本 也可輕易反悔
潘達認為,從策略上看,自我提出不再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幾乎不用付出甚麼成本,也可以輕易反悔。朝鮮1999年也屈就於一項暫停導彈試射的限令,但2006年就撕毀。
潘達指出,金正恩宣布不再核試、改為「集中全力建設強而有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水準」這點倒值得嚴肅看待,因為朝鮮將尋求在與韓國、美國的元首峰會時解除國際制裁,以達成拚經濟目標。
金正恩為何要放掉核試與導彈試射的王牌以與特朗普會面,潘達認為理由很簡單:因為能與美國總統舉行峰會本身就已價值連城,因為做到了父、祖兩輩都做不到的事,停掉核試與導彈試射的損失,靠與特朗普並肩而坐就能補回。
潘達表示,據此以觀,朝鮮的聲明,反倒像是一個核武國的激昂演說,根本無意放棄能保國家命脈的王牌,特朗普愈早看清金正恩的最終目的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