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中電、港燈合作於香港水域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讓本港能擁有更多元化的天然氣供應,可從全球市場採購價格具競爭力的液化天然氣,以加強供氣保障。接收站位於本港西南水域,是本港首項同類設施,而目前全球最大的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船「紫荊精神號」,長期停泊在接收站,用於接收、儲存及將液化天然氣再氣化。
接收站採用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技術,液化天然氣經再氣化後,天然氣會經由接收站兩條海底輸氣管道,分別輸送到中華電力龍鼓灘發電廠和港燈南丫發電廠作發電用途。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已於2023年7月投入運作,並接收了首批按長期供應協議供港的液化天然氣。至於「紫荊精神號」,其液化天然氣儲存容量達26.3萬立方米,用於接收、儲存及將液化天然氣再氣化。
至於接收站的主要設施,包括一個備有液化天然氣卸載設備的雙泊位碼頭、一艘長期停泊在碼頭,並裝有液化天然氣儲存設施和再氣化裝置的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船,以及兩條海底天然氣管道,從接收站碼頭分別連接至中華電力龍鼓灘發電廠和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天然氣接收站。
當運送液化天然氣的運輸船停靠接收站碼頭,液化天然氣會經碼頭設施卸載至長期停泊在碼頭的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船。這艘船會將液化天然氣暫時儲存,在有需要時利用船上的再氣化裝置將液化天然氣進行再氣化,還原至氣體狀態,天然氣會經由海底天然氣管道運往發電廠作發電用途。
另外,液化天然氣行業有非常嚴謹的安全措施及指引,已有超過50年歷史,安全紀錄良好。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設計和營運嚴格遵守業內的國際認可守則及要求,例如國際 海事組織(IMO)的規則和船級社條例,以及國際液化天然氣行業的嚴謹條例和守則。遵照業界的標準及常規,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周邊已設立安全區及海上控制區,由接收站工作人員進行監察,並安排專屬候命船在接收站碼頭周邊進行24小時保安巡邏。
為了就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境事宜與持分者溝通,持分者聯絡小組於2020年9月成立,成員包括學者、海洋保育和漁業專家,以及漁民協會代表和社會人士,而同時為加強項目對海洋生態及保育的支援、促進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兩電設立了「海洋保育提升資助計劃」和「漁業提升資助計劃」,撥款一億元支持有助改善海洋環境及漁業資源的社區倡議項目。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