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渠务署在去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跟进工作,包括120项小型改善工程,而目前有11项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正在进行,当中包括观塘区秀雅道蓄洪计划。秀雅道游乐场蓄洪池容量约6.4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本港第二大蓄洪池,工程预计于2028年完成。
渠务署署长莫永昌表示,署方去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跟进工作,包括120项小型改善工程,大部分在第一季完成。至于目前有11项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正在进行,地点包括北区、观塘、元朗、港岛南部、尖沙咀等,预计会在今年至2030年间陆续完成。
去年起进行120项小型改善工程
渠务署助理署长蔡荣兴表示,其中位于观塘的秀雅道游乐场会兴建地下蓄水池,在暴雨期间收集并暂存地面径流,再将雨水经翠屏河排出大海,纾缓下游的水浸风险。工程採用「一地多用」概念,在蓄洪池上盖重置秀雅道游乐场,优化原有的足球场、公共及休憩设施等。
署方表示,观塘市中心一带地势相对平坦,部分雨水管道排洪能力亦不足,过去暴雨期间曾出现水浸,工程可以提升区内防洪能力。秀雅道蓄洪池容量约6.4万立方米,即约等同26个标准泳池的容量。工程于前年9月开展,预计2028年完成。有关方面本月底将再向立法会申请拨款,进行七项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令全港蓄洪池容量较现时增加一倍,上述工程涵盖超过20万立方米的蓄洪池,以及超过10公里的雨水渠长度,希望进一步改善各区的排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