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公布房屋局與房屋委員會推出以居民為本的「幸福設計」指引,作為日後新建公營房屋及現有屋邨翻新的參考和設計依據,當中涵蓋八大幸福概念,實際應用方面包括信箱旁加設扶手及掛鉤,讓居民取信時暫掛重物;以及大廈大堂設不同高度的座椅及扶手等,體現「樂齡安居」、「家社互聯」等。不過,我們認為,香港社會老齡化眾所周知,上述的例子其實只是基本設施,當局實不應視之為增加幸福感的方法。幸福感應該更加實際,良好的管理水平及物價廉宜,對於公屋居民而言才是幸福源頭,試問樓下商場的店舖都是大品牌,物價高昂,作為基層市民又如何感受到幸福?
在記者會上,房屋局展示了多個空間例子模型,模擬指引的實際應用。例如在「幸福小聚」模型中,升降機內設斜櫈,方便居民靠着休息;信箱旁加設扶手及掛鉤,讓居民取信時暫掛重物;大廈大堂設不同高度的座椅及扶手等,體現「樂齡安居」、「家社互聯」;在「康健共樂空間」模型中,指引建議善用屋邨範圍,增設緩跑徑、健身設施、遊樂場、草地;以及因應居民需要可靈活擺放的座椅等,打造「健康活力」、「跨代共融」、「家社互聯」的綠色生活空間;而在「流動服務區」模型中,指引加強了流動服務車(如醫療車、流動圖書館)的配套,例如停靠位置附近設置社交座椅、充電、康體共樂設施等,方便居民等候服務時使用。
我們認為,紙上談兵總是美好的,但就算再美好,這些也不過是基本設施。香港社會老齡化眾所周知,上述的例子其實只是基本設施,當局實不應視之為增加幸福感的方法。例如公屋人口亦會老化,難道居住環境可以完全沒有扶手嗎?
有關當局能夠增加上述設施,當然是好事,但不應視之為好成績。我們認為,幸福感應該更加實際,良好的管理水平及物價廉宜,對於公屋居民而言才是幸福源頭。部分屋邨的管理服務外判,例如有長者不夠力量打開大門,有保安員袖手旁觀。店舖方面,試問樓下商場的店舖都是大品牌,物價高昂,作為基層市民又如何感受到幸福?
另外,當局為推廣指引中的幸福設計概念及增強社區的凝聚力,房屋局和房委會將於本月7至15日舉行「共築幸福‧屋邨節」,活動包括屋邨文化單車導賞、社區藝術創作及專題研討會等,部分活動更是年輕人與非政府機構合辦。至目前為止,已有三個內地城市和來自五個不同國家的人士報名參與專題研討會和其他活動;整套「幸福設計」指引亦會於本月12日的專題研討會中發布。
當中「街坊時裝秀」特別邀請了來自大灣區的年輕時裝設計師和學生,圍繞三大主題—活力健康、綠色生活,以及跨代共融呈現幸福概念,並進一步展現屋邨文化的時尚與風格。我們認為,「共築幸福‧屋邨節」竟然能與大灣區扯上關係,簡直是「牛頭唔搭馬咀」,與屋邨居民根本毫無關係。除此之外,晚會還會穿插多樣的表演,據悉還會有美酒提供。不過,在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全力打擊打擊濫用公屋的措施之下,恐怕公屋住戶也不敢拿一滴半滴美酒出來一同品嚐。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