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服務質素不時為人詬病,拒載、濫收車資、兜路等時有發生。運輸及物流局表示,由去年起的過去三年,運輸署接獲涉及的士司機的投訴數字逐年上升,由2021年的464宗,升至2022年的574宗及2023年的1,006宗。儘管當局稱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及22年包括的士在內的整體公共交通乘客人次較疫前減少,因此有關的士投訴個案亦相應較少,然而逾千宗投訴就放在眼前,是不爭事實。的士行業老化,不與時並進,已與市民需求脫節,才讓網約車應運而生,我們期待的士業界盡快來一次徹底改革,從機制以至是競爭方面著手,讓業界重新擁有競爭力,並令市民享用應有的高質素的士服務。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過去三年、即2021至23年,涉及的士交通意外宗數分別為4,153宗、3,632宗及4,585宗。至於運輸署接獲的士投訴個案,包括濫收車費、拒載、拒到指定地點及兜路。在去年,署方接獲的1,006宗投訴之中,340宗涉及濫收車費、389宗涉拒載或拒到指定地點,277宗涉及兜路,各類投訴均較前兩年有所增加,其中濫收車資的投訴更按年急增1.2倍。
當局透露,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及22年包括的士在內的整體公共交通乘客人次較疫前減少,因此有關的士投訴個案亦相應較少。至於執法數字方面,警方去年就的士司機的違例事項共執法140次,包括濫收車費、拒載或拒到指定地點,以及兜路等,較前年的95宗及2021年的49宗有所增加,其中濫收車資的執法數字,在2023年與2022年相比,按年增加1.47倍。
我們認為,從上述統計可見,的士服務的問題已是病入膏肓,說到底拒載、濫收車資等問題都不應該發生,卻是偏偏發生了。的士行業老化,不與時並進,已與市民需求脫節,才讓網約車應運而生。
目前的士牌照屬永久性質,毋須續牌,不少持牌人就將的士出租予司機,司機沒有動機改善服務質素,有的會為了增加收入拒載短途客,甚至濫收車資。香港目前有大約1.8萬輛的士,要改變業界生態,殊不容易,必須大刀闊斧,引入的士車隊制度是其中一環,根據運輸局所言,在的士車隊制度下,持牌人必須提供網約渠道,包括手機程式及網站,供乘客預約行程、提出查詢及投訴,以及在行程結束後就司機的表現評分等。
與此同時,網約車也為本已老化的的士行業帶來了久違的競爭,究竟讓兩者之間何去何從,值得社會各界深思。說到底,改善服務質素也就改善的士行業的問題,問題源頭不在於的士甚麼硬件配套,而是的士司機本身的服務熱誠是否足夠,態度是否合理。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