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9月 27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林一星倡善用社工支援精神病人
發佈日期 : 2023-06-05


【本報記者報道】荷里活廣場斬人血案震驚全港,懷疑有精神病紀錄的男疑兇被捕,事件引起社會關注精神健康服務長期不足的問題。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林一星認為,政府應將精神健康基層醫療服務分流,並增加資源培訓社工,加強精神健康服務;同時促請當局研究如何讓患者縮短至每個月、或隔周覆診。

林一星指出,本港現時只有1千多名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服務全港市民,服務提供者的工作量已經十分龐大,若不在現有的精神健康服務增加資源,將難以避免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的慘劇重演。
 
指精神健康服務未達有效分流

不過,林一星同時亦承認,短時間內難以增加精神科醫生人手,但認為可以參考外國做法,增加資源培訓部分註冊社工和輔導員,提供精神健康服務。他指本港現有約1.7萬名活躍註冊社工,相信部分人可再培訓,直接支援精神健康患者;輔導員亦可接受加強訓練,協助處理抑鬱、面對壓力等個案。同時又建議政府在基層醫療層面上增加精神健康服務,讓家庭醫生及地區康健中心協助分流抑鬱、焦慮等輕度精神病患者,專科醫生可以集中處理較嚴重個案,例如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等患者,以及縮短精神疾病患者覆診時間。

荷里活廣場兇案的疑兇,是葵涌醫院精神科門診跟進的個案,最後一次覆診是3月7日,原定下次覆診日期為後明天。另外,疑兇上月底亦曾接受個案經理提供的社區外展探訪服務。

跟進嚴重患者個案經理人手不足

翻查政府2017年發表的《精神健康服務檢討報告》,當局目標是3至5年內、即最遲在去年,將個案經理和嚴重精神病患者的比例,由大約1:50,改善至大約1:40;但當局今年4月在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表示,比例仍未達標,大約為1:41,每名個案經理平均要照顧大約40至50名病人,不同聯網的比例亦存在差異。

心理健康會總幹事程志剛表示,個案經理一般由精神科護士擔任,但在移民和退休潮下有人手流失,同時病人數目增加,以致未能達標。他又指,雖然近期比例達到1:41,接近目標,但擔心隨著病人數目持續上升,人手未能追上服務需求。

您可能有興趣:

1
西九港鐵地盤工業意外 或涉誤殺 大判二判疑無遵密閉空間例 警方嚴查誰鎖管道門口

2
無證據顯示承辦商依足法例 政府稱警方循刑責方向調查

3
東華社工24小時候命 外展隊可登門處理危機個案 社署今起推照顧者支援專線182183

4
回應智力有障礙兄弟餓死  李家超:努力提供更多支援

5
醫管局翻紀錄力證2死者有自理能力 稱有能力外出買食物 曾到院探母親

6
禁毒推廣車到各區宣傳禁毒信息 警方今年首8個月錄1730宗涉毒品案件按年跌16.3%

7
證監會公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申請者名單

8
警方拘41人涉販運危險藥物等罪

9
李卓人姨仔鄧燕梨被控妨礙司法公正

10
政府部門未能聯絡紅山半島3獨立屋業主 今申請手令

11
李家超對港隊成績感非常鼓舞 港隊杭州亞運添1金4銀2銅何詩蓓女子200自摘金

12
1750間食肆推國慶優惠 盼帶動消費氣氛

13
陳克勤當選民建聯主席

14
港燈10月份燃料調整費降至每度電54.8仙

15
醫衞局冀3年內約20萬人參與篩查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今年11月中推出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