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2日
星期五
   | 氣 溫 : 34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勿輕視Omicorn變異病毒株威力 醫療系統壓力驟增須關注警惕
發佈日期 : 2022-01-17


全球涉及Omicorn變異病毒株的病例一直急升,世界衞生組織日前警告,按照目前的傳播速度,歐洲一半以上人口會在未來六至八星期左右感染Omicron。我們認為,歐美等地區一直主張「與病毒共存」策略,直接令Omicorn高速擴散,縱然有醫學界曾指出Omicorn威力不如Delta等變異病毒株,但單是病例急增為各地的醫療系統徒添壓力,已是相當嚴重的事情,這是全球必須關注與警惕。

世界衞生組織日前警告,按照目前的傳播速度,歐洲一半以上人口會在未來六至八星期左右感染Omicron。美國日前同樣報告135萬宗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高傳染性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傳播沒有顯示出放緩的迹象。美國至今大約有14萬人入院治療,統計已超越了過去的高峰。世界衞生組織指出,不要低估Omicron是較溫和的病毒,畢竟歐洲的住院率正在上升,這給衞生系統帶來壓力,而美國大約四分之一的醫院亦正面臨嚴重的人手短缺。

與此同時,塞浦路斯日前也發現了Omicorn與Delta特徵結合的新病毒株,暫時被稱作Deltacron。來自塞浦路斯的科學家表示,目前已經發現了25例該病毒的病例,其中11例來自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14例來自普通公眾。

不過,也有科學家表示,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可能發生。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學家湯姆‧皮科克稱,這種情況「看上去是相當明顯的污染」,因為它不符合新變種的標凖,其在系統發育樹上並未聚為一簇。皮科克在去年11月警告Omicron變種含有大量突變會構成真正威脅,但他質疑Deltacron出現的時機過早。他表示,真正的重組體在實質性共同傳播後的幾周或幾個月後才會出現。

我們認為,Deltacron的出現未知真假,但這一點也正好說明了新冠病毒的多變特性。縱然有醫學界曾指出Omicorn威力不如Delta等變異病毒株,但單是病例急增為各地的醫療系統徒添壓力,已是相當嚴重的事情,這是全球必須關注與警惕。正如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指出,「事實上,病例的海嘯如此巨大和迅速,使世界各地的衞生系統不堪重負」。

您可能有興趣:

1
准未畢業大學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須改變職場文化 挽留人才

2
立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方向可取 政府給予培訓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3
極端酷熱天氣悄然來襲 市民警惕意識有待提升

4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牆 港鐵 屋宇署處理溫吞

5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6
債務上限危機帶來短暫震盪 美國經濟衰退才屬真實風險

7
長洲飄色政治選材激減 市民發洩不滿渠道漸少

8
6中學生策劃炸彈恐襲案 情節嚴重 揭示老師應早辨識激進化傾向學生

9
中美關係舉足輕重惟遇困難 華盛頓須棄打壓心態免窒礙

10
大灣區一站式訪問應即日來回 李家超親身示範一小時生活圈

11
全球衞生議題事關重大 極少數國家勿干擾秩序

12
新冠結束警惕仍須保持 疫情恐有一天重臨全球

13
青年願重回正軌 社會應給予機會

14
炎夏將至蟲鼠勢更趨活躍 衞生工作續加強應對挑戰

15
特首發揮領導角色 落實行政主導 引領立法會擺脫僅監察 質詢職能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