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月 06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2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亞洲四小龍光環不復再 立身處世成最重要命題
發佈日期 : 2022-09-26


「亞洲四小龍」意指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這四個在亞洲發展迅速的經濟體,當然這說法是在形容上世紀七十年代左右,一切俱往矣。全球形勢愈趨複雜,新冠疫情、經濟危機、戰爭疊加發生,加上時代變遷,「亞洲四小龍」光環早已不復再:韓圜急貶加上出口表現差勁,外界正擔憂韓國出現經濟風暴;香港防疫措施纏繞民生經濟;台海緊張導致台灣動盪不安;新加坡算是四地之中前景較好一員,在疫情陰霾下正力爭更多發展空間。我們認為,要在當下繼續保持地位,確保發展空間,立身處世是最重要命題,說到底吃「四方飯」才是「亞洲四小龍」的重要一環。

韓國一系列最新經濟數據觸發外界擔憂,例如今年7月通脹升至6.3%,是1998年11月以來的新高,韓圜卻同時急貶至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點。韓國6月的外匯減幅是2008年11月以來最大,今年8月又出現了連續第五個月的貿易逆差,難怪外界聯想到2008年4月的貿易情況。有分析認為,韓國目前的經濟基本面已更具韌性,但仍然有可能發生經濟衰退──韓國最近三次經濟衰退,分別發生於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20年的新冠疫情。

至於台灣,近年的台海緊張局勢便令當地動盪不安。台灣經貿依賴大陸市場,大陸仍然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但兩岸關係愈趨波動,難免影響到經貿關係,例如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當地後,大陸亦宣布禁止100多家未完成更新註冊的台灣食品商進口。

香港在9月26日放寬入境檢疫措施,讓備受防疫措施纏繞民生經濟,帶來一絲曙光,但放寬步伐始終較亞洲鄰近地區慢,輿論正擔憂新加坡會否取代香港的角色,並超越香港的經濟樞紐地位。

在新加坡的特質,正好說明了為何外界有此聯想,好像新加坡本身沒有「新加坡語」,卻有中文、英文、馬來文及泰米爾文四種官方語言,反映新加坡本身就是吃「四方飯」,吸收來自不同地方的資金。新加坡北臨馬來西亞,在國際舞台間怎說不算是大國,並夾在中國與美國之間,迄今仍能長袖善舞,自有過人之處。

隨著時間流逝,「亞洲四小龍」光環不再,也許是客觀環境使然,或者是自身的變化也好,姑勿論原因為何,我們認為,要在當下繼續保持地位,確保發展空間,立身處世是最重要命題,說到底吃「四方飯」才是「亞洲四小龍」的重要一環。

您可能有興趣:

1
內地市場更重視真唱 香港藝人靠實力加持

2
中醫遏上呼吸道感染爆發 醫衞局應參照內地作部署

3
明愛醫療事故結果反映錯漏 細節決定一切必須改善到位

4
公屋升降機居民出入命脈 房屋署須確保安全兼穩定

5
智慧醫院概念逐步實踐 病人受惠科技輔助治療

6
證監會梁鳯儀指「無法可執」推諉責任 應向財庫局求援完善法例 非坐以待斃

7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接連有「詐」 證監會執法被動 投資者教育失敗

8
跨部門演習添市民參與 有助增加公眾居安思危

9
人手短缺應多元方案解決 科技與輸入外勞相輔相成

10
要求警方打擊白牌車不切實際 運輸局應順應時勢 盡快納入規管

11
醫護須細閱各細節 環環相扣人命攸關

12
不法之徒行騙手法層出不窮 市民須主動增防騙「免疫力」

13
「習拜會」舉世矚目 管控分歧成共同目標

14
以色列殺紅了眼 狂轟濫炸難民營

15
處理僭建物須謹慎 勿讓制度出現虛位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