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月 01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2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家長體罰孩子呈上升趨勢 社會應關注並撐立法禁止
發佈日期 : 2023-09-24


警務處表示,今年首八個月錄得716宗虐兒案件,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30%,其中一個原因是家長在管教孩子時使用體罰,而在新冠疫情後全面復課,相關案件有所增加。香港是否立法禁止在家中施行體罰,討論多年,然而涉及父母體罰孩子的案件正呈上升趨勢,我們認為社會應該重新認真審視有關議題,並支持立法禁止在家中施行體罰。環顧全球數十個國家均已明文禁止體罰,與本港同屬亞洲地區的日本在2020年加入有關行列,「因為不做功課而不給晚餐吃」亦是禁止行為,值得本港社會深思。

「玉不琢不成器」,然而本港社會對於體罰的接受程度在過去數十年間已經起了巨大變化──上兩代人也許都是「捧下出孝子」,沒甚幾個人不曾被父母體罰。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家長的角色更像是朋友一樣,與子女多溝通比體罰更有效,而身教也是重要的一環。

警方昨日指出,今年首八個月錄得716宗虐兒案件,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30%,其中一個原因是家長在管教孩子時使用體罰,而在新冠疫情後全面復課,相關案件有所增加。我們認為,涉及父母體罰孩子的案件正呈上升趨勢,社會的確有必要重新認真審視有關議題,並支持立法禁止在家中施行體罰。

翻查本港的法例,在《1951年保護兒童和青少年條例防止暴力和虐待法案》、《2009年家庭和同居關係暴力法案》、《1950年侵害人身罪法案》、《1971年犯罪法案》和《1951年保護兒童和青少年法案》中,均未有對育兒中的體罰作出禁止的解釋。當然,在《1971年教育法(1991年修正版)》在58條規定中明確指出禁止施行體罰:「任何教師皆不得對學生施行體罰。」

事實上,瑞典早於1979年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後,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數十個國家明文禁止體罰,而與本港同屬亞洲地區的日本在2020年加入有關行列。在相關法案中,包括「因為不聽話所以打耳光」、「因為孩子偷竊他人物品而打屁股」、「長時間罰坐、罰跪」、「因為不做功課而不給晚餐吃」等,都是被禁止的體罰內容。至於法國國會在2019年7月通過禁令,禁止父母體罰孩子,法令被寫入內容,但沒有懲處方式,主要是希望鼓勵父母改變教育的方式。

我們認為,家長的責任就是守護好孩子,而不是懲罰,體罰更是無必要。體罰會造成身體傷害,而即使無造成永久性傷害,心靈上的負面影響也是難以量度。體罰是一種剝奪個人尊嚴及損害兒童身心安全的暴力行為,必須禁止。

您可能有興趣:

1
公屋升降機居民出入命脈 房屋署須確保安全兼穩定

2
智慧醫院概念逐步實踐 病人受惠科技輔助治療

3
證監會梁鳯儀指「無法可執」推諉責任 應向財庫局求援完善法例 非坐以待斃

4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接連有「詐」 證監會執法被動 投資者教育失敗

5
跨部門演習添市民參與 有助增加公眾居安思危

6
人手短缺應多元方案解決 科技與輸入外勞相輔相成

7
要求警方打擊白牌車不切實際 運輸局應順應時勢 盡快納入規管

8
醫護須細閱各細節 環環相扣人命攸關

9
不法之徒行騙手法層出不窮 市民須主動增防騙「免疫力」

10
「習拜會」舉世矚目 管控分歧成共同目標

11
以色列殺紅了眼 狂轟濫炸難民營

12
處理僭建物須謹慎 勿讓制度出現虛位

13
學童體能活動量不甚達標 家長應培養恆常運動文化

14
西方飲食文化不利健康 緊記多蔬菜少紅肉原則

15
播下「防恐」種子 構建安全社區 走火警演練 可滲入反恐教育元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