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4月 01日
星期六
   | 气 温 : 2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电子报

香港歷史建筑绝不匮乏 保育政策尚存改善空间
发佈日期 : 2022-11-11


香港拥有独特的歷史,从多元化风格的建筑物座落于这一弹丸之地可见一斑。一路走来,本港慢慢出现了不少歷史建筑,古蹟、古物、文物可以说是绝不匮乏,政策方面也有《古物及古蹟条例》,会有歷史评级,再加以保护。然而,政府重视保育是一回事,政策执行是否落实到位又是另一回事,前深水埗配水库几乎遭拆掉一事便歷歷在目。我们认为,本港的保育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仍然有一定改善空间,以更好地保障古物。

「大湾区文物建筑高峰论坛」日前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致词时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着重文物建筑与城市的关係,要求当局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係,就像对待老人一样,要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歷史文化的记忆,让人民记得住歷史,记得住乡愁,增强家国情怀。

出席同一场合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词时强调,香港面积虽然很少,但古物古蹟文物绝不匮乏,有132项法定古蹟,超过1,500项已评级的歷史建筑及208处具有考古研究价值的地点。他指出,香港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育和保育珍贵建筑,以客观的科学标准,釐定歷史建筑物的文物价值及保育需要。根据相关条例,将部分文物构筑物宣布成为古蹟,亦按需要对业主给予维修的资助,同时鼓励私人业主维修他们的歷史建筑,避免日久失修而破损。

他提到,当局推行活化歷史伙伴计划至今已推出六期计划,合共22幢歷史建筑物受惠,不少已成为香港的文化旅游热点,当中五项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辖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奖。

翻查资料,根据《古物及古蹟条例》,古物事务监督经谘询古物谘询委员会,并经行政长官批准后,藉宪报公告宣布个别地方、建筑物、地点或构筑物为法定古蹟。随后,古物事务监督可阻止对古蹟作任何改动,或酌情规定改动时必须遵守的条件,以便保护有关古蹟。

然而,政府重视保育是一回事,政策执行是否落实到位又是另一回事,前深水埗配水库几乎遭拆掉一事便歷歷在目。水务署在2020年底进行平整工程时意外发现前深水埗配水库,当中的巨型罗马式地下蓄水池估计是在战前建成,已经有过百年歷史,由此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发展局之后成立工作小组调查,并发表检讨报告指出,部门之间沟通与员工认知不足等情况,虽然水务署及古蹟办已按规定行事,但仍存在不足,提出五项短中期措施,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包括定期举办联合研讨会,让古蹟办及工务部门职员了解在文物影响评估机制下的责任和角色等。

古物给破坏掉便无法復原,我们认为,本港的保育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仍然有一定改善空间。只有更好地保护古物,才能保留城市歷史文化的记忆,让人们对城市有归属感,有家的感觉。

您可能有兴趣:

1
许龙一夺亚巡赛分站冠军 高球普及化踏出第一步

2
法国强推退休改革掀工潮 马克龙或陷政治麻烦泥沼

3
中国致力劝和促谈 美方质疑不切实际

4
天文台新增极端酷热级别 保障劳工健康须各方配合

5
运输局建议收费方案 恐难让三隧分流成真

6
港铁事故频生 癥结未解 天文数字罚款 于事无补

7
表达意见何须隐藏身份 倡撤禁蒙面法动机不良

8
环球政经局势变化甚速 市民投资必须警惕风险

9
迎全面通关机遇尽展所长 西九助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10
旅游业具重要价值 对外宣传必须做好

11
中央提到组建中央港澳办 体现并反映国家对港重视

12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 香港拥有独特优势

13
专营巴士车资申加幅惊人 狮子开大口吓煞普罗市民

14
扎实推进「一国两制」不是口号 港人有责任在不同领域说好故事

15
禽流感疑美洲肆虐 传染病警觉须维持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