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3月 28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4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網傳片段令人毛骨悚然 市民進食魚生飯有活蟲蠕動
發佈日期 : 2019-05-25


【本報港聞部報道】消委會上月公布,測試市面50款三文魚和吞拿魚刺身樣本,結果發現一個三文魚刺身含線蟲,另一個吞拿魚刺身除了發現線蟲之外,同時發現蟲卵。不少市民喜歡食這類食物,但網上近日流傳片段,有市民進食魚生飯時,一條活幼蟲在刺身上蠕動,令人毛骨悚然。


●女子驚呼:現在好想死!


網上片段未有確切日期或商戶地點,只看到一碗魚生飯上有一條白色、半透明的幼蟲在刺身上不停擺動,時而捲曲時而伸展,一名女子說「點算啊」,另外一名有女子情緒激動提高聲調呼叫:「剛才不知有否已食了,現在好想死!」


消委會呼籲消費者,購買刺身後要立即進食,若於室溫放置4小時就須棄置。進食刺身時加入山葵或醬油並不能殺菌或消滅寄生蟲。


魚源性寄生蟲在海魚及淡水魚中均屬常見。一些魚源性寄生蟲可感染人類,例如線蟲及吸蟲。海魚中常見的線蟲有異尖線蟲,至於屬吸蟲的中華肝吸蟲則常見於淡水鯇魚及相關品種。中華肝吸蟲病盛行於東南亞及東亞地區。近日有文獻指出,東亞地區感染中華肝吸蟲病的患者估計約有1,500萬人。


魚源性寄生蟲的生命周期複雜,涉及多個中間宿主。不巧的是,一些商業價值高的魚,例如鯇魚,正是這些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在飼養過程中,這些魚類可能透過受污染的環境或投餵的飼料,吃下寄生蟲的卵或包囊。人類生吃或未有煮熟而進食這些帶有寄生蟲的魚類,便會受到感染。


為了處理魚類中的寄生蟲,歐盟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規定,擬供生吃的魚類產品必須經過冷藏處理,以降低寄生蟲感染的風險。舉例來說,供生吃的魚類在出售前須冷藏於攝氏零下20度或以下7天,或攝氏零下35度約20小時。只有由受妥善監控的環境出產的魚類產品,才可獲豁免上述規定。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