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老牌屋邨彩虹邨的重建清拆及迁置建议方案昨(30)终于出炉。房委会建议分三期进行,最快2028年开始清拆,预料需时15年完成。重建后可提供约9,200个单位,较现时多2成4。第一期清拆涉及碧海楼、金碧楼、丹凤楼及2所空置校舍,彩虹邨居民亦可迁往合适的翻新公屋单位,如有意购买居屋或绿置居单位,亦可享有优先资格。
根据房委会向黄大仙区议会提交的文件,首批三幢楼宇,包括碧海楼、金碧楼和丹凤楼2028/29年度开始拆卸,居民入住的黄大仙美东邨,将会提供2,450个单位用作首期迁置,可容纳三分一受影响住户。为善用空置校舍用地,当局建议一併清拆座毗邻的住宅楼宇,即碧海及金碧楼,与空置校用地整合,而造足够面积的建筑地盘,以兴建足以容纳受第二期清拆影响住户的新住宅楼宇。
首期可提供约3200个单位
第一期的建筑工程将于清拆完成后立即展开,房委会估算第一期建筑工程完成后可提供约3,200个新公营房屋单位和相关配套设施,作为第二期的迁置资源,预计约于2035年至36年落成入伙。
第二期的彩虹邨住户将会迁至新彩虹邨第一期,建议于二期清拆同样位处龙翔道旁的四座住宅楼宇,以腾出土地扩阔一段龙翔道,以及重新配置现有于红萼楼和金汉楼附近的巴士停泊湾。此外,为确保现时邨内营运中的关键社福服务不会受重建影响而中断,正与社会福利署共同研究,将现有服务机构和居民团体原邨重置的可行性。因此,就地下设有社福设施的金汉楼,会在重置同类设施完成后才开始清拆工程。
房委会估算第二期建筑工程完成后可提供约4,100个新公营房屋单位和相关配套设施,作为第三期的迁置资源,预计大约于2042年至43年落成入伙。
社福设施会在重置后始清拆
第三期的彩虹邨住户将会迁至新彩虹邨第二期。部分绿晶楼及紫薇楼附近的土地将会腾出,以连接太子道东及龙翔道,以及为新彩虹邨第三期提供车辆出入口。就地下设有社福设施的金华和紫薇楼,会在重置同类设施完成后才可开始其清拆工程。房委会估算第三期建筑工程完成后可提供约1,900个新公营房屋单位和相关配套设施,预计大约于2048年至49年落成入伙。
房委会表示,会为受影响住户提供足够的迁置资源。除上述迁置安排外,在资源许可情况下,会让受影响住户迁往其选择的任何地区的合适翻新公屋单位。受影响住户会获发放住户搬迁津贴,以协助他们支付部分搬迁开支。搬迁津贴料沿用既有标准,一人住户搬迁津贴约为10,300元。
至于受清拆影响的合资格单身人士和二人家庭,亦可选择领取单身人士津贴或二人家庭津贴,以代替入住公屋。此外,受清拆影响的住户如有意购买居屋或绿置居单位,以代替入住公屋,可在正式公布清拆安排后、及目标清空日期前推出的资助出售房屋销售计划中,享有优先选楼资格。
彩虹邨于1962年开始入伙,共有11座楼宇、7,400个单位,约1.75万人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