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经过两年的研发,与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机场管理局携手合作,成功于香港国际机场应用「行李手推车辨识系统」,让机场前线员工可实时掌握手推车的供应数量,即时作出相应的调配及补充,以应付持续增长的旅客需求,提升机场服务质素。此系统以影像内容辨析技术作实时资源设备监察,辨识准确率高达92%。
开手机应用程式可掌握
2016年,香港国际机场的总客运量高达7,050万人次,每日航班逾1,100班,禁区内外的行李手推车高达13,000架。机场面积广阔,如何维持高客流量区域如行李认领大堂的手推车供应,一直是机管局十分关注的课题。中大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郑进雄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自2014年起与机管局合作,利用摄录镜头监察行李认领大堂各个角落的手推车供应点,配合具备人工智能的影像内容辨识技术,点算手推车数量分布。
郑进雄昨日称,前线员工只需以手机开启相应的流动应用程式,即可掌握各区手推车的实时供应状况。当区域内手推车的数量跌至约50架或以下,监察系统会发放黄色警示到流动应用程式,跌至零架时则发红色警告,正常数量(即50架以上)则维持绿色显示。管理者只需按照简易的颜色警示,便可决定补充手推车的区域优先次序,包括从绿色区域即时调配至其他短缺的区域,提升补充及调配的弹性和效率,满足旅客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