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警方留意到由去年7月到今年1月初,西九龍總區店舖盜竊案件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針對大型連鎖服飾銷售店。警方前日展開代號「響聲」(SQUEAKER)的行動,主要針對有組織的盜竊集團,拘捕2男2女越南裔人士涉嫌店鋪盜竊,相信成功瓦解一個以越南人士為骨幹的盜竊集團,至少干犯18宗店舖盜竊案,涉案金額高達約18萬元。警方檢獲大批贓物及犯案工具,發現賊人利用內層鋪了錫紙的大型紙袋及行李箱的「古惑袋」,將店內衣服偷走,避開防盜裝置。
警方西九龍總區重案組第5隊總督察莊翹偉表示,由去年7月到今年1月初,留意到西九龍區店舖盜竊案件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針對大型連鎖服飾銷售店。警方進行情報搜集,及分析有關閉路電視片段,成功鎖定一個以越南裔人士為骨幹的盜竊集團。探員本周二採取代號「響聲」的反盜竊行動,目睹3名目標人士持贓物離開深水埗區一個商場,繼而返回屯門一幢工業大廈的單位。
工廈起出逾百件被盜衣物
其後,探員持法庭搜查令搜查涉事工廈單位,發現4名目標人物,包括2男2女,年齡介乎31至43歲,其中兩男一女越南裔人士手持行街紙,另一名38歲女子為非法入境者。警方於單位內共起出逾110件被盜衣物,其中約一半衣物的防盜磁扣仍未除去,單位內亦被發現一批盜竊用的工具,例如貼了鍚紙的紙袋及行李喼,亦發現數個相信是匪徒盜竊時用作喬裝的假髮。另外警方於單位內起出一批防盜磁扣及品牌衣架,並於4名被捕人士身上檢取超過2.5萬元現金。
莊相信賊人是覷準相關店舖的店員忙於招待客人,且貨品較多容易落手,於是選擇以此為目標。涉案人士的犯罪手法為3至4人一起,到目標店舖後有人負責把風,有人負責轉移店員視線,另有人負責盜竊,他們會將衣物放入經改裝的袋內,帶離店舖,由於袋子經他們用錫紙改裝,故離開店舖時不會發出聲響。
調查贓物的去向及銷售對象
案件現時交由西九龍重案組5A隊負責,初步調查得知,該集團共涉及全港18宗案件,當中14宗發生於西九龍區,合共盜去約價值18萬元的貨物。警方正調查贓物的去向及銷售對象,並會查看有關閉路電視。警方稍後會落案起訴4名被捕人士盜竊,並會帶到西九龍裁判裁判法院應訊。
警方相信,是次行動成功瓦解一個以越南人士為骨幹的團夥,亦提醒商舖加強留意店內財物,以減少損失,例如避免於近門口位擺放大量貨品,及店員經常看不到的位置。另外,警方亦建議店舖安排店員於繁忙時間留意一些手持大型購物袋的顧客進出。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