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3月 26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李慧詩未同意訪問片輯錄: 我不會看 亦不鼓勵你看
發佈日期 : 2023-02-06

李慧詩對於「被告知」在《給》片中出現,於FB表示
英華女學校委託導演張婉婷拍攝紀錄片。(劇照)
李慧詩對於「被告知」在《給》片中出現,於FB表示
英華女學校委託導演張婉婷拍攝紀錄片。(劇照)

【本報記者報道】的單車運動員、「牛下女車神」李慧詩昨日在社交平台的發文,首句便寫道「氣在心頭」,她指年初獲悉《給十九歲的我》有她上鏡,初時並無放在心上,以為只是對白有她的名字,後來才獲電影觀眾告知,是片中有她的一段訪問。

李慧詩說,該段片段是2016年1月在日本亞洲場地單車錦標賽的一次訪問,她直言事隔多年已不太記得當時的情況,但只記得兩件事,一是日本組委會問她會否接受香港傳媒訪問,而為著不想記者難做,一般賽後訪問她都同意進行;二是導演張婉婷發問的內容很古怪,跟比賽完全沒有關係。李慧詩表示,因為她不是平時訪過我們的記者,當時只是心中暗想「大概是她沒有經驗吧」。

李慧詩寫道:「公司同事說可能是我忘記了張女士曾說過的話,可能她會得到我的同意將訪問用作紀錄片,甚至放上電影公映。是我忘了?我的記性不太好,這段時間,我不斷問自己,是我忘記了?平時我都很謹慎,希望向我的贊助商負責,不會輕易接受任何形式的拍攝。我質問自己,我忘了嗎?每個月都有訪問,我真的忘記這次訪問的用途嗎?」

她在文中明言,從來不會擅自答應商業活動及出鏡,如果當時記者真的有告訴她會將片段放上電影螢幕,「我一定會先化妝,然後問准體院同事再進行拍攝。」她提到,曾經找體院公關幫忙,但因香港沒有肖像權,且片段由張婉婷擁有,對方放上螢幕並無犯法,且片段已經公映,追究也沒有太大意義,但她質疑「沒有犯法,是否代表那是對的?沒有犯法,是否就不用當事人同意?那怕是事先『知會』一聲以尊重當事人的『程序』都省去呢?」

關於李慧詩的訪問,張婉婷說:「其實拍攝時,有一位叫做名譽董事幫我們處理的。我們就跟那個董事表明我們是那個單位,即是我們要拍甚麼,真的完全告知他是一個紀錄片,就是學校裏面那個比賽,有個馬燕茹就是我們學生,所以就想訪問李慧詩對這位學生有甚麼鼓勵,或者分享一下她參加比賽時是甚麼心態,學業與運動之間如何選擇。這個我有講清楚,可能又是誤會,以為我們是新聞組。總之她出來有很多人訪問她,我們是其中一個,或者中間有些甩漏,有人沒有跟她解釋。」

您可能有興趣:

1
醫管局稱是好開始 冀愈趨成熟 79大灣區醫護公院工作1年 4.1起來港交流

2
維持3個月內完成檢討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

3
衞生防護中心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流感

4
3月24日世界防癆日 衞生署辦講座及宣傳冀提高社區關注結核病

5
中大新技術有效評估愛滋病毒感染者心臟病風險

6
各界精英出謀獻策 積極爭取發言 體現李家超高號召力 特首顧問團首次會議聚焦香港機遇發展

7
天文台料今年有4至7個熱帶氣旋闖港 新增「極端酷熱」級別警告氣溫達攝氏35度即發出

8
幼稚園學童跳出校園 走入「ICAC兒童教室」

9
教育大學不禁用人工智能輔助工具

10
運輸署冀透過三隧分流 改變駕駛者習慣

11
屬近年最重判刑販毒案 被告獲釋已年屆古稀 38歲運輸工販運51公斤可卡因判重囚34年

12
葵涌婦人萌死念後離家失蹤 警派無人機助搜尋 5小時內成功救人

13
法官斥被告行為極卑劣自私 間接令政府防疫努力付諸流水 男子確診新冠期間到食肆被判入獄7個月15天

14
入境主任涉用虛假安心出行 獲判無罪 法官稱灣仔入境大樓地面無獨立二維碼

15
元朗電纜橋大火 市民索償逾6500元賠償 法院駁回中電剔除申索申請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