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11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中大新技術有效評估愛滋病毒感染者心臟病風險
發佈日期 : 2023-03-24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雷頌恩

【本報記者報道】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和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合作,以「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透過拍攝俗稱「眼底相」的視網膜圖像識別相關的視網膜特徵,結合傳統心血管風險因素,計算愛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心臟病風險。研究結果顯示,此新結合技術有效評估HIV感染者患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阻塞性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超過90%。

HIV感染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他們罹患糖尿病及高血壓的風險亦較高,這些都是引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雖然介入措施可以減低高危人士患上冠心病的風險,但先決條件是需要一個簡單而精準的評估工具計算個人風險。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雷頌恩表示:「目前的臨床指引建議HIV感染者定期檢測心血管疾病風險。雖然現存各種傳統的風險預測模型,但這些都並非為HIV感染者而設,因此需要尋找一個最適合他們的評估工具。」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補充:「過往的研究指出視網膜特徵與多種心血管疾病或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相關,因此透過分析視網膜圖像便可得知是否有冠心病相關風險,特徵包括小動脈和小靜脈口徑、曲率曲折度和複雜血管分支。」

有見及此,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招募了115名伴隨一種或多種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HIV感染者參與研究。新的風險預測模型結合傳統心血管風險因素和和視網膜特徵進行分析。研究對象當中有71人(62%)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23人(20%)則通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測出患有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研究人員利用儀器為所有參加者拍攝他們的視網膜圖像,透過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再進行分析,識別相關視網膜特徵。

結果顯示以新型風險預測模型評估HIV感染者患上兩種主要冠狀心臟病的風險,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超過90%。

您可能有興趣:

1
樹齡60歲石栗樹 建築署:4.14檢查無腐爛迹象 尖沙咀鬧市12米高大樹突倒塌 壓毀私家車司機險過剃頭

2
香港近年較嚴重塌樹意外

3
巴富街鳳凰木去年砸中4車

4
發展局就樹木護養推10項優化措施

5
凸顯糖尿病精準治療潛力 助訂個人化治療 中大發現新基因標記可測糖尿患者冠心病風險

6
病變或細菌感染可致病 小兒指甲問題盡早求醫

7
計劃框架或下周公布 將推2幅地供發展商投標 私人參建資助房屋料售價較居屋高

8
過渡屋恒莆新苑招租 首輪6.30截止

9
城規會今討論油麻地分區計劃大綱圖修訂

10
前區議員王進洋涉電騙 還柙9.28再訊

11
疑兩大菜檔「家農」及「新界仔」業務積怨 反黑接手調查 連鎖直銷菜檔女工牛池灣當街捱斬兇手逃遁

12
鑽石山斬人案 利民會熱線求助增 逾半有精神健康問題 憂受歧視

13
土瓜灣「麵粉伯伯」倒斃後巷 遺體料葬公墓 街坊盼代辦身後事

14
北京:料美國會確保所有代表參會 特首辦:維護國安理直氣壯 美跨黨派議員促華府勿邀李家超出席APEC

15
福島海灣捕獲一魚「銫」含量超標180倍 專家:高劑量銫倘進人體 嚴重可致癌症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