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19日
星期六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神十八著陸方式等有突破
發佈日期 : 2024-11-05

李廣蘇說,既有回家的興奮和開心,又有對太空的留戀
李聰稱,探索太空永無止境。
李廣蘇說,既有回家的興奮和開心,又有對太空的留戀
李聰稱,探索太空永無止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18艘飛船神舟十八號返回艙昨日凌晨在位於內蒙古的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艙艙門打開後,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身體健康。五天前,神舟十九號剛發射成功。在中國載人航天已然步入常態化的接力進程中,「神十八」取得了航天員出艙時間、著陸方式等方面的突破。

神舟十八號今年4月25日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在軌駐留192天,期間進行了兩次出艙活動。首次5月28日出艙活動用時約8.5小時,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間紀錄。這次出艙,航天員主要完成了夢天實驗艙艙外電纜防護裝置的安裝。7月3日第二次出艙活動用時約6.5小時,主要是為中國空間站艙外管路、電纜及關鍵設備安裝空間碎片防護裝置,並進行艙外巡檢。

中國航天員目前已完成17次出艙活動。其中,神舟十五號乘組四次出艙,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單個乘組出艙活動紀錄;神舟十七號乘組完成了中國首次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維修任務。

克服暗夜和低溫2大難點

神舟十八號返回艙著陸時間為凌晨,基本沒有月光,著陸場11月上旬凌晨平均氣溫只有約攝氏1.5度。在前期環境勘察、訓練演練等工作基礎上,昨日著陸過程中,搜救回收任務執行分隊及時發現目標並抵達著陸現場,克服了「神十八」著陸任務暗夜和低溫條件兩大難點。

宣沅(香港)科技交流中心研究員宋忠平表示,由此可見,現在中國對航天飛船的回收立足於全天候,即不管是白天黑夜、一年四季都要具備回收能力。

此外,中國空間站第七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也隨「神十八」順利返回。此次下行科學實驗樣品共55種,涉及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燃燒科學等領域28項科學實驗項目,總重量約34.6公斤。科學家後續將對它們展開研究。

本報記者

您可能有興趣:

1
6港人困緬甸電騙園半年被救出 不涉付贖金 鄧炳強秘密親赴泰國聯合統籌行動

2
3得獎內地跑手遭取消資格 身份不符號碼布屬同一經理人

3
3得獎內地跑手遭取消資格 身份不符號碼布屬同一經理人

4
男子全馬三甲肯尼亞包辦 姚潔貞破個人本地半馬紀錄封后

5
有視障人士3小時內跑畢全馬 創個人最佳成績

6
周潤發參與半馬賽事(另)2小時24分33秒完成

7
稱不滿芬太尼等毒品流入美國 特朗普揚言對華商品加徵10%關稅 中方強調無人能贏貿易戰

8
林建岳:加徵關稅將讓美國通脹加劇

9
杜魯多:與特朗普進行了良好交談

10
大型演習恒常化 邀私營機構及市民參與 反恐專責組擬中小學課程增反恐應急知識

11
政府引入「三層防範機制」加強反恐 7跨部門預防工作組 拓政策局代表加入

12
衞生防護中心尋參加相關旅行團人士 佛山新景點疑爆退伍軍人病 「周遊假期」4名香港團友染疫

13
退伍軍人桿菌與製水系統受污染有關

14
廣東千古情景區年初開幕 園內四大亮點吸引旅客

15
首站尖沙咀星光大道 尾站中山公園 2500隻大熊貓雕塑12.7起4地方輪流展出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