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健談】
衞生署社會衞生科醫生王麗萍指出,「玫瑰痤瘡」又稱「酒渣鼻」,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它主要影響臉部中央的位置,如面頰、額頭、鼻子及下巴。此病症多見於成年及中年女性。
本報港聞部報道
玫瑰痤瘡的成因至現在仍未能確定,它可能與臉部微絲血管不穩定性有關。由於約10%至20%的病人有家族疾病史,因此家族遺傳也可能與此病有關聯。表皮屏障功能障礙和免疫系統異常也可能是致病的因素。研究發現,在正常皮膚,毛囊蟎蟲與人是共生,不會致病。但在玫瑰痤瘡患者,毛囊蟎蟲或許會引致炎症。
談及玫瑰痤瘡的臨床徵狀,玫瑰痤瘡的徵狀因人而異,最常見的是臉部會隨溫度轉變引致發熱和潮紅。初期屬陣發性,後期會持續出現紅斑,毛細血管擴張,以及有炎性丘疹及膿腫。最後,下巴及鼻尖因皮膚組織及皮脂腺增生和不規則而變得肥大,鼻的增生多見於男性患者。玫瑰痤瘡患者也有機會眼部不適,如眼睛灼熱、刺痛或眼結膜發炎。
常見有十種誘因
有關玫瑰痤瘡的觸發性因素,王麗萍醫生稱,玫瑰痤瘡最常見的10種誘因按次序為陽光、精神緊張及壓力、炎熱天氣、酒精飲品、辛辣食物、劇烈運動、熱水淋浴、寒冷天氣、熱飲及護膚品。
至於如何診斷玫瑰痤瘡,她稱玫瑰痤瘡主要是靠臨床診斷,醫生會排除其他容易與玫瑰痤瘡混淆的皮膚病如濕疹、脂溢性皮炎、紅斑狼瘡、臉部皮癬感染等,醫生會依據臨床狀況為患者安排抽血化驗以排除紅斑狼瘡病。在特殊的情況下,有可能要接受皮膚切片化驗去診斷。
在治療玫瑰痤瘡上,在日常護理方面,病人需避免一些會引致臉部皮膚發熱的情況,如日照、劇烈運動、辛辣食物、喝酒、含咖啡因之飲品及熱飲等。也應避免使用熱水洗臉、沐浴。乾燥劑、樟腦、薄荷醇、防水化妝品或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的產品也應停止使用。謹記避免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因長期使用可令病情持續和惡化。外出時先要塗上防曬用品。
藥物分外用口服
在藥物方面,可分為外用、口服、光學手術治療和鼻贅手術治療。
外用抗生素:甲硝唑為治療玫瑰痤瘡的一線療法。外用克林達黴素也能改善玫瑰痤瘡的炎症。
外用伊維菌素:此為治療丘疹膿皰型玫瑰痤瘡的新藥,它本是驅蟲藥,在玫瑰痤瘡的治療中,它有兩種功能第一,它能殺死蟎蟲;第二,它可抑制一些發炎物質的釋放,從而改善炎症。
口服抗生素:口服四環素對玫瑰痤瘡的丘疹和膿皰也有顯著的功效,在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可能需要服用較長時間的抗生素。
口服異維A酸: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患者有可能要服食異維A酸。由於它的副作用比較多,所以一定要經醫生評估才能服用。
光學治療方面,公營醫療並沒有提供這項服務。彩光和去血管的激光治療,可能會改善血管擴張或面部泛紅的情況。因光學治療亦有可能產生副作用,所以一定要由專科醫生評估和分析。總括而言,玫瑰痤瘡的治療需要數個月才開始見效,而療程可持續數年。所以患者必須有耐心、定時用藥,才能得到最佳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