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5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兒童多元學習比起拼IQ重要
發佈日期 : 2018-10-03

如果家長只緊張孩子是否有高IQ,卻忽略了其他方面

【本報港聞部報道】不少家長希望肯定孩子的IQ(智商),擔心孩子不夠能力與他人競爭,誤以為及早測試孩子的IQ,加以培訓,就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根據衞生署兒童健康服務網頁的資料顯示,IQ測驗即智能測驗,是透過標準測試來評估有關語文及感知上的理解、組織、思考、表達和運用等能力,而最後得出一個智商,即IQ數字。要全面地評估孩子的能力和對日常生活的適應力,需要由受過相關訓練而又合資歷的心理學家,綜合行為觀察和有關資料,作出專業的診斷和解釋。迄今以本地兒童的IQ統計數據作為比較的智力測驗,只限用於六歲以上的兒童。


失卻反映本身能力意義


由於兒童─特別是六歲以下─腦部仍處於發育階段,智力測驗結果未必可以反映將來的能力,甚或幼兒目前的能力;而重複測試會有練習作用,失卻反映本身能力的意義;不當地施行可能會帶來壓力和負面標籤;因此專業的心理學家一般只會為懷疑有學習或社群適應困難的兒童測試,以協助制訂學習方案。至於資優兒童,除了IQ達特優水平外,還需要在不同領域有突出成就或潛能,例如創意、領導才能等。


事實上,如果家長只緊張孩子是否有高IQ,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育,孩子長大了很可能變了「高分低能」,連基本的自我照顧也只依賴大人;或是整天只忙於學術操練,失卻了待人接物的鍛練機會。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機會讓孩子多元學習,例如:種盆栽時,讓孩子幫忙放泥土,一邊講解一邊鼓勵他描述整個過程,並持續觀察植物的生長,數數葉子,把植物畫下來等。


每一個孩子都有其強項和弱項,家長和教師是最容易觀察到孩子發展狀況的人。只要多互動溝通、多觀察和鼓勵孩子,就着孩子的長處和興趣讓他發揮所長,便是扶助孩子開心成長的方式,IQ測驗並非必需!在此借用電視訪問中一位爸爸的說話:「我的孩子不需要入名校,我知道他們不是很聰明;只要我知道他們比其他孩子快樂就夠了。」

您可能有興趣:

1
批長者牙科外展服務不達標 倡增服務量 牙科街症派籌僅疫情前一半 審計報告揭病人要早1日排隊

2
牙科街症服務就診人次

3
設有牙科街症服務的政府牙科診所

4
長者醫療券牙醫名單10%失效 揭11牙醫不在所列診所工作

5
政府擬強制牙科畢業生公營機構實習 李夏茵︰冀2025年實施

6
支持者紛「割席」 當時處境十分艱難 陳梓華:黎智英被捕「樹倒猢猻散」

7
Mark Simon向陳梓華稱續推動制裁 「佢叫我唔使驚」

8
特首李家超指示全面調查 沙田渠務奪命意外 4渠工疑吸入硫化氫2死2傷

9
死者李凱威父親稱兒子經驗不足 不應獲安排落沙井工作

10
源禾遊樂場18年前發生同類事故釀2死

11
律政司首引《反恐條例》提控 屠龍小隊擬放置2炸彈威力足以炸穿30道牆

12
特區政府強烈不滿美國人權報告不實偏頗

13
政府部分應用程式物非所值 消防處逾百萬開發僅7.4萬次下載 屋宇署「窗安無事」總下載僅6000次

14
10大最低總下載次數政府開發應用程式

15
「我的天文台」總下載量1100萬次 不涉額外開發及維護支出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