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19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港府新措施助輪候公屋者 私人非住宅地或樓宇 建過渡房屋免補地價
發佈日期 : 2019-04-19

社聯正在籌建位於深水埗的過渡房屋。(資料圖片)
樂善堂計劃把轄下位於九龍城已棄用的小學改為過渡房
政府成立20億元基金,支援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房屋
劏房環境非常擠迫,業界期望多建過渡房屋,可改善住
社聯正在籌建位於深水埗的過渡房屋。(資料圖片)

目前有逾26萬個基層家庭輪候公屋單位,在未獲配屋之前,大部分市民居於環境惡劣但租金高昂的劏房,為了加快改善他們等候上樓時的居住環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新措施,若以私人非住宅地或樓宇作為過渡房屋項目,可以不收取申請機構的豁免書費用(即補地價費用)及其他費用等。當局相信可以減輕機構營運的財政負擔,從而改建更多過渡房屋安置市民。九龍樂善堂正向當局申請把小學改為過渡房屋,他們稱日後不用繳付補地價金額,便可以把省下的金錢直接使用在家庭身上,例如家具翻新、轉校費用以及課後託管等,有測量師稱視乎日後建成的數目多寡,如果單位數目多的話,或可以令劏房的租金下調。 本報港聞部報道


截至去年12月底,約有150,2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17,4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9年。而統計處去年初公布最新的全港劏房統計數字,全港現時約有9.27萬個劏房,調查顯示,全港約有20.97萬人居於劏房,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得56.5平方呎,較公屋標準的75平方呎更低。而劏房租金高昂,例如深水埗區一個逾百平方呎的劏房,月租為5,000元。


省下金錢用在家庭身上


為了改善基層家庭的居住環境,近年不少非牟利機構加入興建過渡房屋行列,以低廉的租金承租予這類家庭,暫時只提供了600多個單位予有需要的家庭。不過,按現行政策,這類機構如欲使用私人非住宅土地和樓宇以提供過渡房屋,若有關土地或樓宇的地契不可作住宅用途,業主須向地政總署申請豁免書,並繳交豁免書費用和相關費用,以暫時批准有關土地或樓宇作住宅用途。


另一方面,非政府機構如欲使用臨時空置的政府土地和樓宇以提供過渡房屋,亦必須向地政總署申請短期租約並繳交租金和相關費用。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昨日表示,上述新措施有助減輕非政府機構的財政負擔。


樂善堂最新一項過渡性房屋計劃,是計劃將他們位於九龍城一間小學校舍改建,樂善堂說未知在新措施之下,可以省下多少金錢。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昨日表示政府免收一筆費用,節省所得的費用可直接使用在社會房屋的家庭身上,例如家具翻新、轉校費用、課後託管、親子活動等服務支援上,讓資源更得以善用,用得其所。新措施亦簡化整個申請的行政程序,可見政府對過渡房屋的支持。


或令劏房高昂租金下調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黃健偉接受查詢時稱過去若要在一些不屬於住宅用途的私人土地發展過渡房屋,非牟利機構需要向當局補地價值(即申請豁免書),由於費用不少,令不少機構卻步,如今放寬有關政策,如果找到較多土地,便可以興建更多過渡房屋,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家庭。他希望市場可以興建更多過渡房屋,令高昂的劏房租金可以下降。他認為政府應增加透明度,公開可興建過渡房屋的土地資料,讓非政府機構了解有多少物業可改建為過渡房屋。


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稱在新措施後,當然要視乎可以在市場提供多少個過渡房屋單位,如果數量少,只是杯水車薪,數量多才有機會令劏房租金下調。

您可能有興趣:

1
政府部分應用程式物非所值 消防處逾百萬開發僅7.4萬次下載 屋宇署「窗安無事」總下載僅6000次

2
10大最低總下載次數政府開發應用程式

3
「我的天文台」總下載量1100萬次 不涉額外開發及維護支出

4
被指盼主導整條「國際線」 黎智英借政治素人鞏固傳統泛民立會議席

5
Mark Simon研究初選 冀「黃絲」大勝立法會選舉

6
年中再添置600個 暫無追蹤及人臉辨識 旺角鬧市設15組閉路電視鏡頭防罪滅罪

7
馬鞍山一小學女教師廁所遭偷拍 警方拘21歲實習男教師

8
男子易服潛入德望學校女廁偷拍 判監半年

9
促環諮會否決報告 發展局:報告嚴格按法例及要求進行 環團轟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 錯漏百出

10
發展局:正檢討《建築物條例》考慮簡化檢控程序及提升罰則

11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履新

12
籲疑有人借工程不合理收費 向市建局求助 李家超:4大方向增防火安全 保安局研修例提高罰則

13
華豐大廈法團指有尋求市建局協助 重申工程延誤因報價過高

14
油麻地金華大廈單位起 火濃煙沖天 冷氣機焚毀墮街 逾百人疏散部分逃至天台

15
李家超:各部門已作部署 應對五一黃金周 首季訪港旅客1123萬人次按年增1.5倍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