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5日
星期一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新冠肺炎疫情淹沒全球 今年世界經濟增長堪憂
發佈日期 : 2022-01-09


新冠肺炎持續多年,影響全球。一般估計,疫情在今年會持續,並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便提出警告,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風險持續存在,例如Omicron變異病毒株,讓該組織已經下調對2022年全球增長的預測,初步設定為4.9%。我們認為,疫情持續會令人們減低了警惕,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警告,正好提醒全球民眾,新冠疫情從未遠離,必須保持警惕應對。

剛踏入2022年,開始展望新一年的經濟。然而,一般估計,疫情在今年會持續,並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便把全球增長的預測,下調至4.9%。當然,一大因素是新冠疫情。該組織同時強調,新冠病毒的新變異帶來了不確定性,如Omicron被確認開始流行後,航空股票應聲走低,原油價格便下跌了10美元。在過去的兩年,新冠病毒已經導致全球接近580萬人死亡。

我們認為,疫情持續會令人們減低了警惕,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警告,正好提醒全球民眾,新冠疫情從未遠離,必須保持警惕應對。

除此之外,新冠疫情亦令全球供應鏈混亂。有分析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開始在全球大流行,當時一些經濟學家擔心會出現連續破產和大規模失業,但是在能源價格上漲和供應鏈中斷的推動下,通貨膨脹卻成了今年初的主要威脅。在北美洲,去年底通貨膨脹便達到6.8%,創下接近40年的紀錄,而歐元區亦接近5%。各國的中央銀行將不得不在減少對經濟的支持,與抑制物價上漲之間做出選擇,或者相反,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持脆弱的經濟復甦。

事實上,不少的貧窮和新興國家的復甦速度並不樂觀。土耳其的通貨膨脹率在去年12月飆升36%,去年11月在巴西飆升至10%。在2021年世界農產品價格,創下自1974年以來的歷史最高。在中等收入國家,食品佔家庭支出的四份之一,而食品價格上漲會加劇社會風險。由此可見,既然疫情會繼續影響全球,今年必須保持警惕。香港難以獨善其身,市民也有必要做好「防風準備」,難保一旦來個經濟衝擊,影響到生活就不太理想。

您可能有興趣:

1
朝鮮半島局勢須以溝通代替對峙 按雙軌並進思路重啟有意義對話

2
疫情加劇精神健康危機及發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資源宜優於其他科

3
港鐵感謝日源於服務延誤 市民寧要零故障多於補償

4
准未畢業大學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須改變職場文化 挽留人才

5
立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方向可取 政府給予培訓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6
極端酷熱天氣悄然來襲 市民警惕意識有待提升

7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牆 港鐵 屋宇署處理溫吞

8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9
債務上限危機帶來短暫震盪 美國經濟衰退才屬真實風險

10
長洲飄色政治選材激減 市民發洩不滿渠道漸少

11
6中學生策劃炸彈恐襲案 情節嚴重 揭示老師應早辨識激進化傾向學生

12
中美關係舉足輕重惟遇困難 華盛頓須棄打壓心態免窒礙

13
大灣區一站式訪問應即日來回 李家超親身示範一小時生活圈

14
全球衞生議題事關重大 極少數國家勿干擾秩序

15
新冠結束警惕仍須保持 疫情恐有一天重臨全球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