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7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洪為民生日宴前 民眾活動已減 官員出席不宜 但須有公允的懲處
發佈日期 : 2022-01-14


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以權謀私,在疫情爆發之時,大搞逾百人生日宴,引起民眾憤怒,並掀起一場政界與官場角力的戲軌。特首林鄭月娥指摘官員議員其身不正,議員則反咬她防疫不力。我們認為,從觀感上,官員疫下出席這些群聚活動,絕對是不適宜,但從法理上,不能一味全然批評官員凡是出席就是錯,應要仔細區分出席官員與洪為民的工作關係、逗留時間及位置、有否違反防疫令等。平情而論,一個合理、公允的結果是必須的,否則會掀起官場的政治風波。


當百人壽宴爆出有賓客確診後,林鄭公開批評官員出席這些聚會,為公共衞生帶來風險,但不少赴會的賓客無論私下抑或公開均反駁,指1月3日出席生日會時,林鄭不但未宣布收緊防疫措施,還指未是時候,暗諷她「抗疫反應遲鈍」兼力證賓客參與這項活動不違防疫令。我們認為,這顯示一些達官貴人的砌詞,事實上他們敏感度極低,未有感受到疫情已步進「風眼」,繼續頻密出席社交活動。


此非空話,根據Google發布的「人流趨勢」數據資料顯示,去年12月底,本港首現Omicron變種病毒社區感染個案,並持續爆發「望月樓群組」及「維園跳舞群組」,當局於12月31日已預告擴大「疫苗氣泡」至食肆。值得留意是在1月1日及1月2日即使是公眾假期及周日,但這兩天的「零售和康樂場所」人流均較之前下跌。可是,當大多數市民減少外出之際,洪為民卻繼續於1月3日搞「流水式」生日派宴,廣邀逾200多名賓客,後證實有2名確診賓客置身其中,導致多名官員需要隔離檢疫,以及被指令取假居家再隔離。該活動未有大規模爆疫僅屬幸運。


由此可見,我們認為,無論林鄭是否擴大「疫苗氣泡」,收緊防疫措施,「壽星公」洪為民都應主動取消活動,把這不必要可能「播毒」的風險減到最低,亦可令不想出席活動受邀賓客感到尷尬,要冒險進場。因此,我們連日批評洪為民是始作佣者,正是此原因。


當晚生日派對,有13名高級官員出席,民政事務局更是「傾巢而出」,有局長徐英偉、副局長陳積志及新加入該政策局的媒體主任黃穎君。其他官員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副局長陳浩濂;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鍾偉強及政治助理張曼莉;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施俊暉、發展局政治政助理馮英倫、政務司司長政治助理蕭嘉怡、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副總監馮浩賢,以及3人來自紀律部隊的官員,包括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正在退休前休假的海關關長鄧以海,還有廉政專員白韞六。


林鄭月娥已表明要嚴肅跟進,從她突然要求衛生防護中心界定無傳播風險的官員仍然自取假期居家隔離一事,可見是「懲罰」意味多於一切。我們認為,從觀感上,官員疫下出席這些群聚活動,絕對是不適宜,未能釋出「與民抗疫」的表態。不過,從法理上,不能一味全然批評官員凡是出席就是錯,應要仔細區分出席官員與洪為民的工作關係、逗留時間及位置、有否違反防疫令等。


據我們了解,有些官員是因有公務聯繫,例如洪為民在香港交通安全會及香港交通安全隊與蕭澤頤有公務聯繫,所以蕭澤頤當晚在活動開始不久、人流較少的時間就到達,並逗留不足半小時,進場就直進入餐廳內房間。至於施俊暉也是很快就離場。可見這類是為了公務而「畀面」出席。部分較低級的官員更是受上級指示「到此一遊」打個招呼而已。為官者也難做,因今時今日,愛國者治港下,建制陣營人人都自封有「強勁勢力與後台」,小官怎敢不出席呢?恐防被人向北大人打小報告。故此,平情而論,一個合理、公允的結果是必須的,否則會掀起官場的政治風波,人心不服。


觀看目前披露的資料顯示,徐英偉當日列席問責官員閉門會議知悉防疫政策將收緊下,仍然逗留全場兼進食、區嘉宏又未有使用「安心出行」,這兩人明顯要受到嚴重的懲處。

您可能有興趣:

1
運輸署車牌查冊指引不清不楚 新聞界冀相關條文寫得更清晰

2
朝鮮半島局勢須以溝通代替對峙 按雙軌並進思路重啟有意義對話

3
疫情加劇精神健康危機及發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資源宜優於其他科

4
港鐵感謝日源於服務延誤 市民寧要零故障多於補償

5
准未畢業大學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須改變職場文化 挽留人才

6
立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方向可取 政府給予培訓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7
極端酷熱天氣悄然來襲 市民警惕意識有待提升

8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牆 港鐵 屋宇署處理溫吞

9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10
債務上限危機帶來短暫震盪 美國經濟衰退才屬真實風險

11
長洲飄色政治選材激減 市民發洩不滿渠道漸少

12
6中學生策劃炸彈恐襲案 情節嚴重 揭示老師應早辨識激進化傾向學生

13
中美關係舉足輕重惟遇困難 華盛頓須棄打壓心態免窒礙

14
大灣區一站式訪問應即日來回 李家超親身示範一小時生活圈

15
全球衞生議題事關重大 極少數國家勿干擾秩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