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1月 28日
星期二
   | 氣 溫 : 23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發展新能源協助實現碳中和 改善生活環境排解民生憂難
發佈日期 : 2023-10-18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7月1日親臨香港出席回歸25周年慶祝大會和第六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四點希望」,分別是政府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以及共同維護和諧穩定。極端天氣的發生愈趨頻繁,在世界各地愈見影響民生,而減少碳排放被視為緩和氣候變化問題的有力方法。據了解,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提出打造新能源交通產業,正好為國家和本港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作出貢獻,同時排解民生憂難。

習近平日前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表示,要加強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注重傳統能源與風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的互補,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要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提高種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積極發展綠色技術綠色產品。

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減少碳排放早已是各地政府重要議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便在2022年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2030年前達至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亦提出在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的目標。為落實有關目標,本港必須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李家超在下星期三發表新一份的《施政報告》,會提出打造新能源交通產業,當中包括推出《香港氫能發展策略藍圖》,同時積極推動陸上公共交通的綠色發展,以及推動航空公司在香港注入「可持續航空燃料」,和提出研究為船舶提供綠色能源,例如提供液化天然氣加注的技術和設置。

極端天氣已經漸漸影響民生,上述內容既能夠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同時為國家和本港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作出貢獻,背後意義深遠。至於發展更成熟的產業鏈,是更具遠見的目標,也似乎是必然發展的方向,但必須花上更多的時間、更大的決心,循序漸進地發展。從新能源生產、運輸、市場使用等,如果能夠發展成熟,將可在面對國際地緣政治愈趨緊張的大局下,讓本港以至是國家的能源供應更多元化、更有保障。

您可能有興趣:

1
證監會梁鳯儀指「無法可執」推諉責任 應向財庫局求援完善法例 非坐以待斃

2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接連有「詐」 證監會執法被動 投資者教育失敗

3
跨部門演習添市民參與 有助增加公眾居安思危

4
人手短缺應多元方案解決 科技與輸入外勞相輔相成

5
要求警方打擊白牌車不切實際 運輸局應順應時勢 盡快納入規管

6
醫護須細閱各細節 環環相扣人命攸關

7
不法之徒行騙手法層出不窮 市民須主動增防騙「免疫力」

8
「習拜會」舉世矚目 管控分歧成共同目標

9
以色列殺紅了眼 狂轟濫炸難民營

10
處理僭建物須謹慎 勿讓制度出現虛位

11
學童體能活動量不甚達標 家長應培養恆常運動文化

12
西方飲食文化不利健康 緊記多蔬菜少紅肉原則

13
播下「防恐」種子 構建安全社區 走火警演練 可滲入反恐教育元素

14
李家超擼起袖子加油幹 果斷處理「老大難」問題

15
承建商安全意識須提高 除牌彰顯事故嚴重後果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