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3月 22日
星期六
   | 气 温 : 19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发佈日期 : 2025-03-08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国家安全法》的订立,使得香港特区政府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动上更加有效率,能够针对分裂国家、颠覆政权、恐怖活动及与外国势力勾结等行为,採取相应的法律手段。然而,近期支联会因拒绝提交与外国组织联繫的相关资料,被警方调查,最终在技术层面上获判无罪。但这一结果仅仅是基于法律条文的限制,并不代表支联会能够洗脱其作为「外国代理人」的嫌疑。


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外部势力对中国内政的干预明显增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更是各种政治角力的前线。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香港特区政府于2020年制定并实施《国家安全法》,旨在防范、制止和惩治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及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支联会因涉嫌勾结外国势力被警方调查,并被要求提交与外国组织联繫的相关资料。然而,支联会拒绝提供相关文件,最终获终审法院裁定技术上无罪。然而,这并不代表支联会可以洗脱作为「外国代理人」的嫌疑。此案暴露了一些法律漏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是否应该进一步修订法律,以堵塞这些漏洞,确保国家安全执法的有效性。


支联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民主、人权」为旗号,实际上却长期勾结外部势力,进行反中乱港活动。警方的调查显示,支联会与多个外国政治组织有密切联繫,并曾接受外国资助,策划反政府活动,如游行、集会及联署等,甚至成为外部势力策动「颜色革命」的工具。根据调查,支联会与六个外国政治组织有关联,并曾接受数以万计港元的资助。例如,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长期资助与支联会相关的组织,如「华人民主书院」。该书院多年来依靠NED资金运作,并与台湾民进党、「台独」势力及其他海外反中势力有紧密联繫。支联会的成员何俊仁和陶君行都是该书院的董事,长期参与其反中活动。


此外,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曾在2012至2018年间担任与NED关係密切的「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执委及公司董事,并于2016年获安排赴印度参加由美国支持的反华组织「公民力量」举办的培训营,期间更与支持「藏独」的达赖喇嘛会面。这些事实显示,支联会的行为早已超越一般的社会组织范畴,而是与外部势力勾结,试图颠覆国家政权。


在支联会被警方调查的过程中,外国势力多次为其发声。例如,2023年3月,海外反华组织「香港自由委员会」在纽约建筑物外墙投射因违反《国安法》而被囚禁的女子头像及标语,试图将她们包装成「被打压的对象」,其中包括支联会成员邹幸彤。这些行为无疑显示,支联会与外国势力之间的联繫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长期合作的结果。


支联会拒绝提交资料的案件,最终在终审法院获判技术上无罪。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支联会可以洗脱其作为外国代理人的嫌疑。法院的判决只是基于现行法律条文的限制,而非对支联会行为的实质性认可。


事实上,警方要求支联会提交的资料大部分只回溯至2014年,部分更仅涉及税务、会计、员工纳税申请表、强积金纪录等按法例需要保存的资料,这些资料本应轻易获取。然而,支联会不仅拒绝提供,还试图将警方的行动描绘成「打压公民社会」,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怀疑。因此,支联会的技术性脱罪并不等于其清白,而是反映了现行法律在执法过程中的某些漏洞,值得我们进一步检讨和修订。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回应法院判决时表示,政府将研究判词,并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以确保国家安全执法的有效性。这种做法在普通法体系下并不罕见,法律的解释与适用往往会随着社会变迁、司法观点的演变而有所调整。


在普通法体系中,法律条文的解释可以随着法院判决而转变。例如,在港英时期,香港法律制度多次经歷重大变更,包括1966年起所有死刑判决自动获得特赦,并于1993年正式修订法律,全面废除死刑;1967年六七暴动后,港英政府加强对示威及集会的管制,赋予警方更大权力干预未经批准的集会;政府对《新界条例》的解释有所调整,影响了原居民的土地发展权益。这些例子显示,法律的修订与解释变更是法律体系中正常的发展过程,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针对支联会案件暴露的漏洞,政府可以考虑进一步修订国安法,以堵塞现行法律在执法层面的不足。例如,可以明确「外国代理人」的定义与刑责,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如美国的《外国代理人登记法》(FARA),对与外国势力有联繫的组织设立更明确的规范。同时,可以强化资料提交机制,要求与外国势力有联繫的组织,必须按时提交与外国资助、合作活动相关的详细报告,否则将面临刑事责任。此外,可以加强对外国资助的审查,建立更透明的审查机制,防止外国势力透过资金运作来干预香港内部事务。


支联会案件虽然在技术层面上获得脱罪,但其与外国势力的勾结及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仍然是不争的事实。此案暴露了现行法律在国家安全执法方面的漏洞,我们应该支持政府研究修改法例,进一步堵塞漏洞,以确保国家安全的有效维护。未来,香港需要更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应对来自外部势力的挑战,确保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您可能有兴趣:

1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2
学生屡次伪造文书 仅被轻罚了事 中大校方纵容违法行为 令人失望

3
恐袭事件成功逃生的关键因素 在于反恐应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4
工业意外频发背后 员工责任不容忽视

5
俄乌局势不怕骤然恶化 唯恐温水煮蛙渐走极端

6
两电加价约1% 市民经济压力不轻 供应电力不稳定烦厌 须尽快解决

7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凸显两国关係渐稳定

8
政商民合作 成功办大角咀庙会 夜光龙 街头盘菜吸引外国旅客

9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自制公关灾难 审批奥苏利云来港 陷几权谋私争议

10
房屋署迁置彩虹邨住户花15年过长 无强化社区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1
内地经济增长胜预期 利好因素众多值期待

12
货品份量减幅相当显着 消费者购买力降够惨情

13
大熊猫经济如箭在弦 星级饲养员更添完美

14
中企车队巴基斯坦遇袭 协同围堵打击恐怖主义

15
市民多听一字多走一步 助减低虐儿案发生风险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