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7日
星期三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电子报

审计署早轰无做好野生动物管理 渔护署以捕杀野猪掩饰工作疏懒
发佈日期 : 2021-11-20


渔护署于上周野猪「袭警」案后,随即颁布「杀猪令」,并于前晚「大开杀戒」,以食物诱捕野猪下山进食之时,施放麻醉枪后,再将昏迷野猪打毒针「赐死」,做法引起社会批评是泯灭人性,剥削动物生存的权利,为野猪发声的名人愈来愈来。我们再翻看一份由审计署于2019年11月发表的衡工量值报告,当中已详细清楚指出渔护署在野生动物管理的如何不足,今次渔护署以捕杀野猪,只是掩饰工作长期疏懒,责任不在于野猪,而是一群比猪更懒的渔护署官员。

渔护署的政策急转弯、矛盾反覆已是令公众无所适从,我们再翻看一份由审计署于2019年11月发表的衡工量值报告,当中已详细清楚指出渔护署在野生动物管理的如何不足。

审计报告指出,渔护署负责野生及流浪动物滋扰的监管工作。野生动物或会偶然离开其自然栖息地并进入市区。被遗弃或迷途的驯化类动物也可能会在街上流浪。野生动物和流浪的驯化类动物可能会在市区造成滋扰(例如噪音、衞生和安全问题),而政府当局的工作目标是管控此类滋扰。渔护署曾接获有关动物滋扰的投诉,涉及噪音、衞生和安全问题。其他投诉涉及例如发现野生动物出没、发现野生雀鸟的巢,以及要求渔护署捕捉流浪动物。

野猪闯入社区滋扰市民的事件不时发生,审计报告批评负责处理相关投诉的渔农自然护理署监管不足,65%需渔护署人员到场处理的投诉个案,有关人员没有现身,21%投诉回覆有延误,最长延误63日。

其中1宗投诉涉在2018年11月渔护署接获市民电邮投诉,数码港海滨公园内有很多野猪日间出没,要求署方跟进。但渔护署人员在1个月后才以电邮回覆指正密切监察野猪情况,若投诉人需紧急协助应与香港警务处联络,渔护署没有到场处理该投诉,也没记录原因。

据渔护署纪录显示,截至当年5月31日共77处野猪滋扰黑点,当中47%未有涵盖在渔护署的野猪捕捉及避孕或搬迁计划行动范围内,该计划会使用免疫避孕疫苗为雌野猪絶育,需定期捕回被注射的雌野猪进行妊娠化验,然而截至今年5月底,注射了疫苗后放回野外的64只野猪中,只有6只(9%)再被捕获以进行妊娠化验,数目过少以致未能评估疫苗成效。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审计署明言「当局有必要扩大禁餵区,以涵盖此等黑点」。惟其后没有得到渔护署就相关意向的实质改动,换言之,现今市民于餵饲黑点外之餵诱行为,即不属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中的「禁止在指明地方餵饲野生动物」。2019年审计署已有先见之明,时至今天,渔护署仍是未有做好这方面工作,怎叫人不气愤呢!

您可能有兴趣:

1
运输署车牌查册指引不清不楚 新闻界冀相关条文写得更清晰

2
朝鲜半岛局势须以沟通代替对峙 按双轨并进思路重启有意义对话

3
疫情加剧精神健康危机及发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资源宜优于其他科

4
港铁感谢日源于服务延误 市民宁要零故障多于补偿

5
准未毕业大学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须改变职场文化 挽留人才

6
立法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方向可取 政府给予培训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7
极端酷热天气悄然来袭 市民警惕意识有待提升

8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墙 港铁 屋宇署处理温吞

9
落实与内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达双赢 社会应明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理

10
债务上限危机带来短暂震盪 美国经济衰退才属真实风险

11
长洲飘色政治选材激减 市民发洩不满渠道渐少

12
6中学生策划炸弹恐袭案 情节严重 揭示老师应早辨识激进化倾向学生

13
中美关係举足轻重惟遇困难 华盛顿须弃打压心态免窒碍

14
大湾区一站式访问应即日来回 李家超亲身示范一小时生活圈

15
全球衞生议题事关重大 极少数国家勿干扰秩序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