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月 01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2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配偶共用长者医疗券 相关手续须小心拿捏
发佈日期 : 2023-06-07


医务衞生局向立法会衞生事务委员会提交讨论文件,透露了容许夫妻共用长者医疗券的政策方向及细节。当局指出,其中一个原则是尽量便利长者,简化申领过程,例如夫妻双方同意下,只需一同亲身到访医疗服务提供者,出示身分证及申报婚姻状况,登记一次,户口便连结,直至任何一方提出书面请求选择退出为止。我们认为,便利长者是必须的,但当局也需要从中取得平衡、拿捏准绳,毕竟医疗券涉及金额,部分长者婚姻状况或未如理想,讲钱更是伤感情,保留部分申领手续或可减少日后夫妻间争拗的风险。

医衞局在文件中表示,目前正拟定计划执行细节,其中一个原则是尽量便利长者,简化申领过程,毋须长者预先申请。根据初步设计,长者及配偶在双方同意下,只需于任何一方使用医疗券时,一同亲身到访医疗服务提供者,出示身分证及申报婚姻状况,登记一次,双方的医疗券户口即会在电脑系统上连结,直至任何一方提出书面请求选择退出为止。

在户口连结后,当长者本人医疗券户口内的余额耗尽,即可使用配偶户口的医疗券余额。当局也会增设电话短讯通知,当长者使用本人或配偶的医疗券户口以支付医疗服务时,系统将以电话短讯实时通知长者及其配偶,以保障他们的利益。

由此可见,医衞局在上述优化计划之中抱持两大方向:便利长者,以及增加透明度。我们对此予以肯定,毕竟这是社福政策,对象更是长者,简化申领过程有其必要性,亦无谓让长者感到「被留难」。不过,社会也必须正视有关政策一方面有助长者善用医疗券资源,但同时有机会增加夫妻间日后争拗的机会。首先,长者心理健康建基于多种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金钱。部分长者退休后便完全没有收入,仅依靠积蓄或政府的各样津贴度日,当中包括医疗券。他们或许会相当重视医疗券,社会务必要理解这一点,从此推论下去,医疗券本来由自己使用,有机会变作与配偶「共享」,也许不是味儿。

我们认为,医疗券涉及金额,部分长者婚姻状况或未如理想,讲钱更是伤感情,保留部分申领手续或可减少日后夫妻间争拗的风险,应该可以在过程中筛走不适合共用医疗券的长者们。医衞局目标是在今年7月内推出配偶共用医疗券的优化计划,时间不足两个月,当局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执行,在相关手续方面小心拿捏平衡,的确是一门困难的艺术。

您可能有兴趣:

1
公屋升降机居民出入命脉 房屋署须确保安全兼稳定

2
智慧医院概念逐步实践 病人受惠科技辅助治疗

3
证监会梁鳯仪指「无法可执」推诿责任 应向财库局求援完善法例 非坐以待毙

4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接连有「诈」 证监会执法被动 投资者教育失败

5
跨部门演习添市民参与 有助增加公众居安思危

6
人手短缺应多元方案解决 科技与输入外劳相辅相成

7
要求警方打击白牌车不切实际 运输局应顺应时势 尽快纳入规管

8
医护须细阅各细节 环环相扣人命攸关

9
不法之徒行骗手法层出不穷 市民须主动增防骗「免疫力」

10
「习拜会」举世瞩目 管控分歧成共同目标

11
以色列杀红了眼 狂轰滥炸难民营

12
处理僭建物须谨慎 勿让制度出现虚位

13
学童体能活动量不甚达标 家长应培养恆常运动文化

14
西方饮食文化不利健康 紧记多蔬菜少红肉原则

15
播下「防恐」种子 构建安全社区 走火警演练 可渗入反恐教育元素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