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8日
星期四
   | 气 温 : 28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电子报

用医疗券换来欺骗 长者活到老防到老
发佈日期 : 2018-06-15


根据食物及衞生局早前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指出,去年有95.3万名长者使用医疗券,共申领逾15亿元,较2016年急增四成。西医申领佔逾7.7亿;视光师是2.9亿元;中医逾2.5亿元,当中以中医及视光师的申领金额去年明显激增,前者由1.7亿增至近2.6亿,而后者更由近1.3亿增至近2.9亿。


这些数据结合消费者委员会披露的可疑投诉个案,其中有的可能是不必要的支出,只是有津贴便会有人佔便宜,像长者乘车优惠,有人也不理上的是甚么车,横竖也是两元,只是两个站也坐过海线,不知道,又或者不理会政府就此要付出的补贴要更高,在医疗券这一种福利上,也有人伸出不义之手去拿好处,分别在于随意享用乘车优惠是长者在贪方便,而拿医疗券好处的则是收钱的有心乘长者之一时煳涂。


所以长者若要看病或配眼镜,在甚么时候也应该有亲友陪同较好,若是情况不许可,那便得自己打醒十二分精神,活到老防到老。首先是不要单看贴了医疗券标籤的,最主要是那些联营的,不要大安旨意以为所有医生都参与计划,还是得不厌其烦问清楚,如果给人埋怨长者唠叨谮气,也可以回一句是给同行累的,以免到时要自己负担医药费。


有的接受医疗券的商号或诊所,见有风吹来,可能便希望可以帆尽张开,榨取余额,譬如向长者推销,说不如有备无患,同一款式的眼镜配两副不同颜色,长者可自觉有权利这般做,但这显然是利用老人家耳朵软的弱点,幸好相关商号也愿意退回一副眼镜的费用,但这个故事教训我们,有不少人表面上是对你好,实际却是另有目的,而医疗券好像不用白不用,那就容易不理会实际需要而作出无谓开支。


长者要知道的是,医疗券要用的时候不要吝啬,但也不要随便,用完了就要自己花费的了,而就算用不了,也不必急,因为其实是可以累积的,而现时最多可以保留及累积未使用之医疗券金额为5,000元,所以若然有甚么人说这些余额过了甚么年月不用便要报废的了,便知道居心叵测,大可以直斥其非,拆穿其包藏的祸心。


有关注长者权益的社工,便表示在与长者接触中,不乏医疗券被滥用的情况,只是不少个案向衞生署投诉后,只获告知会转交相关委员会跟进,包括中医管理委员会等,长者投诉了也得不到结果,此外,在扩大医疗券的可用范围后,牵涉的范畴增多,或增加不当使用的情况,只是衞生署在监管似嫌力度不足。衞生署似乎也真的要关注这些变化带来的问题,顾及长者不如从前精明,从而思考可以怎样堵塞漏洞。

您可能有兴趣:

1
配偶共用长者医疗券 相关手续须小心拿捏

2
运输署车牌查册指引不清不楚 新闻界冀相关条文写得更清晰

3
朝鲜半岛局势须以沟通代替对峙 按双轨并进思路重启有意义对话

4
疫情加剧精神健康危机及发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资源宜优于其他科

5
港铁感谢日源于服务延误 市民宁要零故障多于补偿

6
准未毕业大学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须改变职场文化 挽留人才

7
立法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方向可取 政府给予培训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8
极端酷热天气悄然来袭 市民警惕意识有待提升

9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墙 港铁 屋宇署处理温吞

10
落实与内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达双赢 社会应明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理

11
债务上限危机带来短暂震盪 美国经济衰退才属真实风险

12
长洲飘色政治选材激减 市民发洩不满渠道渐少

13
6中学生策划炸弹恐袭案 情节严重 揭示老师应早辨识激进化倾向学生

14
中美关係举足轻重惟遇困难 华盛顿须弃打压心态免窒碍

15
大湾区一站式访问应即日来回 李家超亲身示范一小时生活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