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回順。滬綜指收3,050點,跌21點或0.71%;深成指報9,954點,跌123點或1.23%;創業板指收1,978點,跌37點或1.85%。兩市總成交額逾8,500億元人民幣。
有消息稱,內地監管部門向相關保險公司傳達關於部分短期健康險產品開發規則通知,保障一般醫療費用的醫療保險,最高保額不得超過600萬元人民幣。
《證券時報》指出,因癌癥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用保障不得超過300萬元;保障私立醫院或海外就醫醫療費用的醫療保險,一般不得超過800萬元。
另外,通知要求,不得開發保障無定價基礎的單一病種責任產品。對於有一定數據基礎的慢病管理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允許公司進行一定嘗試並加強同監管的溝通。此外,醫療保險免賠額一般不得高於5萬元,賠付比例一般不得低於25%。
受消息影響,平保(02318)、國壽(02628)、新華保險(01336)、中國人保(01339)等多隻內險受壓。國壽跌1.9%;友邦保險(01299)跌1.5%;平保跌1.4%。
港股經過上日急升後,昨又全面回套。恒指早市升95點,已見全日高位18,174點後,倒插356點至17,722點,收17,832點,下跌246點或1.36%,18,000關如現曇花再度失守。國指收報6,116點,跌87點或1.41%;恒科指收4,049點,跌76點或1.85%。全日總成交額不足1,152億港元。港股通錄淨買入43.4億元。
大型科網個別發展,小米集團(01810)急挫6.5%,是表現最差藍籌;網易(09999)跌2.4%;阿里巴巴(09988)跌2.2%;美團(03690)跌1.4%。騰訊(00700)季績勝預期,收市微升0.7%。京東集團(09618)績後亦受捧,股價高開5.2%升幅收窄,收漲近2%,是表現最佳藍籌。
金融全線回落,港交所(00388)跌1.1%;滙控(00005)跌0.8%;工、中、建、招四大內銀分別收跌0.7%至0.8%。
醫藥沽壓亦重,石藥集團(01093)收挫5.9%;藥明生物(02269)跌5.8%;京東健康(06618)跌4.4%;國藥控股(01099)跌2.2%;阿里健康(00241)跌1.6%;中國生物製藥(01177)跌1.5%;翰森製藥(03692)收跌0.1%。
內需消費遭拋售,李寧(02331)跌5%;申洲國際(02313)跌4.7%;華潤啤酒(00291)跌4%;安踏體育(02020)跌3.9%;蒙牛乳業(02419)跌3.8%;百威亞太(01876)跌3.5%。
另外,中國華融(02799)宣布以136.27億元收購中信股份(00267)5.01%股權,每股作價9.35元,涉逾14.57億股;作價較中信股份周三收市價7.23元,溢價29.32%。華融將以集團自有資金撥付今次收購。
此外,華融擬改名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公告提到,中信集團持股26.46%,為第一大股東,今次改名將有利於體現公司深化改革、化險取得積極成效,有助於依託中信集團品牌價值,促進業務開展,進一步推動高質量轉型等。
華融指已完成5家牌照類附屬公司的股權出售,合併報表實現收益約35億元人民幣,而母公司層面實現收益約92億元人民幣。
聯想集團(00992)截至9月底止半年純利4.26億美元,按年跌59.69%,每股基本盈利3.57美仙,中期息每股8港仙。截至9月底止3個月,純利按年跌53.9%至2.49億元。
瑞銀預計明年港樓再跌10%
本港樓市未見起色,外資大行瑞銀預計,今年本港樓價將持平或下跌最多5%,明年再跌10%。
該行表示,高息口環境,加上新盤庫存歷史高位,料明年樓價再跌1成,買樓投資需求較低情況下,仍有撤辣空間,過去很多買家以高成數按揭上車,現時負資產數字仍未見頂,甚至逼近、突破歷史高位。
內地房地產表現亦疲弱,瑞銀表示,若中央出台抵押補充貸款(PSL),或為內房前景帶來曙光。
目前內地有總值約300萬億元人民幣的房地產資產,當局一直希望透過加大居民槓桿承接,惟現時看有難度,而最有實力承接的應是政府,可以在短期內解決庫存問題,其後再以不同方式把單位推出,例如部分轉作保障房,而當樓價預期穩定後,市場就不會急於拋售。
該行預期,明年內地經濟增長4.4%,平均通脹率1.2%,至年底的政策利率預計降至1.5厘。由於預期美國明年會減息,故亦給予人民銀行減息空間,相信內地今年仍有10至20點子減息空間,但現時息率約4厘,租金回報僅約1.5厘,減息對刺激需求的意義不大。
與此同時,高盛指出,隨著企業盈利10年停滯後反彈,新興市場股票未來12個月料上升約9%,亞洲開發中國家市場升幅為14%,歐洲新興市場經濟體市場升幅為9%。該行指,基於估值等多種原因,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相比,對MSCI中國指數更為樂觀。
高盛指出除估值外,亦包括房地產行業情緒企穩及決策者持續不斷支持。
該行指出回報將受每股盈利增長及全球增長回升推動。過去10年,MSCI新興市場每股盈利年平下跌2%,而美國以外已開發市場每股盈利則以每年2%速度增長。該行預期,明年新興市場每股盈利可望有13%反彈,更以「每股盈利起飛」來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