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7月 27日
星期六
   | 氣 溫 : 28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周三 五行大贏家 - 郭志威 - 成份股 vs 中特估
發佈日期 : 2024-05-22

郭志威


在股票市場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做底型態」,包括頭肩底、圓底、多底等。其實在底部的價格成交,一般都是中長線具實力的投資者在買入,俗稱「大户收貨」。在圖表上經常會看到股價在一個區間內上下波動,而成交不算多。這個波幅區間形成的時間也是非常漫長。主要是令高位的蟹貨失去了耐性而投降沽售。大户低位收貨期也會因不同的股票、市值及流通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為24年。當價格突破收貨區域後通常會有一波比較明顯的上升,待明顯上升浪完結後,通常會出現回調,俗稱「後抽」或「震倉」。當震倉完成後,股價通常會出現大升、急升的走勢。屆時該股份便開始受關注,越來越多分析研究報告出爐。由於蟹貨已在低位被消化,上方阻力便大大減弱,那時間該股份的價值才能被反映,估值才有效被計算。


 


很多時,企業盈利好、高派息,但股價就是不升,估值被嚴重低估,正正便是因為上方大多蟹貨,上方阻力太大。畢竟股票市場的參與者不是100%專業投資者,持貨能力及判斷也有所不同。


 


恒生指數在龍年上半年大幅反彈,外資由去年的淨沽出變成淨流入,但不少指數成份股未出現上述所提及的「形態」及突破收貨區。意味著恒指仍在波幅區間。但不少「中特估」早在23年前開始做底,形成23年的收貨區。上半年恒指反彈時,這些中特估剛剛突破了收貨區,未來大市回調,中特估可能便是大升段出現前的震倉後抽回調時機。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