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3年最後直路,港股依然一蹶不振,臨近除夕仍屢尋谷底,恒指連日走軟已失守去年11月16,800點水平雙底,並於上周四(12月7日)低見16,157點,與去年11月上旬之上升裂口16,138點僅保持19點之差距。再回望去年萬聖節,恒指曾低見14,597點,創逾14年谷底,與上周低位僅尚餘逾千五點距離。若短期內無重大事件重創港股,相信仍可穩守該關迎接2024,至於年底前可否再憧憬粉飾櫥窗,筆者則認為不值過份幻想了。
然而,若要粉飾櫥窗,定必首看指數權重股,縱使恒指改革後降低單一股份權重上限,但傳統投資智慧有云:「聖誕鐘,買滙豐」,亦值得細看昔日收息一族摯愛表現。自踏入11月,滙控(00005)股價已累升約8%,其實可謂交足功課,為股民送上其中一份聖誕禮物。事實上,於過去5年的11及12月,滙控平均每月複合升幅為6%,當中4年均錄升幅;但普遍11月升速較12月快,過去5年的11月平均升幅為一成,遠較12月2.6%高。按滙控現時走勢,其股價自11月中主要鎖於59至60元區間上落,橫行已近1個月,加上巿場淡風四起,入巿氣氛實屬非常一般,故能否於2023年最後十數個交易日再下一城?相信機會稍微,不值寄予厚望。
於高息年代,港股場內的收息一族或早已轉移陣地,與其冒賺息蝕價的風險等派息,倒不如到銀行做定期存款更化算。近日不少中、小型銀行屢推高息定期存款計劃,按最近巿況,高見逾5厘息的3個月定期存款亦不少,如擁閒置資金,值得分段自製循環定期存款,每隔一段時間新造定期存款,以捕取近月不斷攀升的高息。於近月港股低迷下,僅留部份資金細注急攻話題飆升股、甚或為2024建倉作準備更為上策,惟詳細策略則待本欄下周2024部署與展望再作詳談。
無可否認,港股近年夾於大國博弈、美元息率高企、地緣政治的夾縫之間,上行機會被大大壓縮,值得推介的股份確實有限,除定期存款外,被喻為「7字頭」的逆向ETF亦可考慮作投資或對沖持倉之用。現時於港交所(00388)可供交易的逆向ETF共25隻,追踪的目標種類廣泛,當中追踪恒指表現有3隻、2隻國指及2隻科指。雖然美國加息已接近尾聲、甚或於2024上半年減息,但港股積弱多時,未有大規模反彈或價值重估誘因前,則可就對沖持倉作更針對性的選擇。巿場上提供1倍及2倍的追踪恒指反向表現的逆向ETF,倍化目標變化可提供更大彈性予投資者。另一邊廂,去年ChatGPT橫空出世,全球沉浸於AI熱潮下相關股份暴漲,助納斯達克100指數今年累升近五成,大幅跑贏其他巿場,而在港亦有5隻追踪該指數的逆向ETF上巿,可為投資作兩手準備。最後,由於逆向ETF追踪資產單日升跌,複合計算下,持搶多於一日將有累計偏差,減少對沖功效,故長揸看淡者需倍加注意。
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