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费持续引起社会讨论,随着「先试先行」计划开展,民间对于能否全港推行抱持极大疑问,要求搁置声音日隆。前朝政府的前环境局长黄锦星及前政治助理区咏芷等突然一致地发声,实是他们最无资格指指点点。黄锦星在任环境局长10年,一味靠吹,空谈蓝图,缺乏执行细节。垃圾徵费条例草案于2021年获通过,当时他正是信誓旦旦18个月准备期足够,却是筹备工作如「佛系」,极为松散,临尾竟爆出指定垃圾袋需重新招标的笑话。直至本届政府上场,眼见垃圾徵费政策错漏多,体察民意下,急急先叫停,透过先试先行方式查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才是务实之举。
去年12月圣诞节,街头巷尾突然出大量垃圾,因部分人记起4月1日起实施垃圾徵费,为免逐件计数负担重,于是实行提早大扫除。这个动作,触动起广大市民开始理解何谓垃圾徵费,之后就是引起连串的热讨怎丢垃圾,成为普罗大众的恶梦。此时,特首李家超亦指示在于这项政策影响七百多万名市民,有必要从详计议,委派政务司司长卓永兴作高层次督导工作。果然,随着「先试先行」计划开展,民间对于能否全港推行抱持极大疑问,细微至不够指定垃圾袋,远至回收点不足,成功测试出尚有很多问题待解,这也说明环境局及环保署的筹备工作有漏招。
正当本届政府务实地解决问题之际,前朝政府的前环境局长黄锦星、前政治助理区咏芷等突然一致地发声,力保垃圾徵费,看似是为环保出力,实是站在道德高地指指点点,欲挑动本届政府与民为敌,其心可诛。两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不应对政策説三道四;自己退下官场隔岸观火,说风凉话,没有政治道德。
黄锦星昨在出席活动后唿吁,社会应迎难而上,「如果错失这个良机,试问大家点样对得住我哋嘅年青人?」他续说,虽然制订垃圾徵费过程具争议,但由前特首董建华开始的政府及市民都支持政策,并提到其他地方落实垃圾徵费初期回收配套亦不比香港好,政府不应因为近期社会上的反应,仓促决定垃圾徵费去向。
黄锦星的「错失良机,对不起青年论」甫出,在讨论区及社交平台即涌现网民一面倒炮轰他。
翻查资料,2021年8月,立法会三读通过垃圾徵费条例草案,时任环境局长黄锦星称,政府会循三方面建立垃圾徵费的有利条件,包括:加强回收支援,包括筹备招标市民使用的指定垃圾袋、继续完善干净回收配套,扩展「绿在区区」网络,今年内增加10间「回收便利点」至32间;另外,「回收环保站」目前有11个;「回收流动点」则有过百个。2)加强推广,政府会提供宣传教育、社区支援。3)物业管理在此事角色重要,政府会与业界加强沟通和培训。第三是善用准备期,政府会与立法会成立工作小组,落实推展工作,并适时向立法会报告,他期望透过18个月,为垃圾徵费做好准备。
然而,黄锦星在位时考虑不周详,推出这项政策时已经是不切实际,很多细节欠奉,例如传媒问及政府会在法例实施初期,向住户免费派发指定垃圾袋,黄称派发时间会维持多久等细节仍未商讨,只说相信会做到每家每户都有垃圾袋派发。此外,他订下18个月准备期,扬言是这时间是足够的,但他在任内未有做好宣传工作,筹备的回收点亦未足够,临近今年实施期仍未完成。换言之,制订的准备期是乱说,低估了筹备的难度。最大的笑话是替指定垃圾袋招标时,标书定价过高,垃圾徵费指定胶袋须招标取消,重新招标,沦为笑话。
黄锦星因为领导无方,让环保配套迟迟未到位,社会没有普遍共识,自己种下的祸根要今届政府偿还,更厚顔到批评政府。黄锦星才是对不起广大社会呢?本届政府拨乱反正才是正道。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