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3月 26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支聯會技術脫罪 難掩「外國代理人」真相 完善國安法合情理 防範外部勢力滲透
發佈日期 : 2025-03-08


完善國安法合情理 防範外部勢力滲透
支聯會技術脫罪 難掩「外國代理人」真相


《國家安全法》的訂立,使得香港特區政府在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動上更加有效率,能夠針對分裂國家、顛覆政權、恐怖活動及與外國勢力勾結等行為,採取相應的法律手段。然而,近期支聯會因拒絕提交與外國組織聯繫的相關資料,被警方調查,最終在技術層面上獲判無罪。但這一結果僅僅是基於法律條文的限制,並不代表支聯會能夠洗脫其作為「外國代理人」的嫌疑。


國家安全是每一個國家都必須高度重視的核心問題,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局勢日趨複雜的背景下,外部勢力對中國內政的干預明顯增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更是各種政治角力的前線。為了維護國家安全,香港特區政府於2020年制定並實施《國家安全法》,旨在防範、制止和懲治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及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在這樣的背景下,支聯會因涉嫌勾結外國勢力被警方調查,並被要求提交與外國組織聯繫的相關資料。然而,支聯會拒絕提供相關文件,最終獲終審法院裁定技術上無罪。然而,這並不代表支聯會可以洗脫作為「外國代理人」的嫌疑。此案暴露了一些法律漏洞,值得我們深入探討是否應該進一步修訂法律,以堵塞這些漏洞,確保國家安全執法的有效性。


支聯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民主、人權」為旗號,實際上卻長期勾結外部勢力,進行反中亂港活動。警方的調查顯示,支聯會與多個外國政治組織有密切聯繫,並曾接受外國資助,策劃反政府活動,如遊行、集會及聯署等,甚至成為外部勢力策動「顏色革命」的工具。根據調查,支聯會與六個外國政治組織有關聯,並曾接受數以萬計港元的資助。例如,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長期資助與支聯會相關的組織,如「華人民主書院」。該書院多年來依靠NED資金運作,並與台灣民進黨、「台獨」勢力及其他海外反中勢力有緊密聯繫。支聯會的成員何俊仁和陶君行都是該書院的董事,長期參與其反中活動。


此外,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曾在2012至2018年間擔任與NED關係密切的「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執委及公司董事,並於2016年獲安排赴印度參加由美國支持的反華組織「公民力量」舉辦的培訓營,期間更與支持「藏獨」的達賴喇嘛會面。這些事實顯示,支聯會的行為早已超越一般的社會組織範疇,而是與外部勢力勾結,試圖顛覆國家政權。


在支聯會被警方調查的過程中,外國勢力多次為其發聲。例如,2023年3月,海外反華組織「香港自由委員會」在紐約建築物外牆投射因違反《國安法》而被囚禁的女子頭像及標語,試圖將她們包裝成「被打壓的對象」,其中包括支聯會成員鄒幸彤。這些行為無疑顯示,支聯會與外國勢力之間的聯繫並非空穴來風,而是長期合作的結果。


支聯會拒絕提交資料的案件,最終在終審法院獲判技術上無罪。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支聯會可以洗脫其作為外國代理人的嫌疑。法院的判決只是基於現行法律條文的限制,而非對支聯會行為的實質性認可。


事實上,警方要求支聯會提交的資料大部分只回溯至2014年,部分更僅涉及稅務、會計、員工納稅申請表、強積金紀錄等按法例需要保存的資料,這些資料本應輕易獲取。然而,支聯會不僅拒絕提供,還試圖將警方的行動描繪成「打壓公民社會」,這種行為本身就值得懷疑。因此,支聯會的技術性脫罪並不等於其清白,而是反映了現行法律在執法過程中的某些漏洞,值得我們進一步檢討和修訂。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回應法院判決時表示,政府將研究判詞,並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優化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以確保國家安全執法的有效性。這種做法在普通法體系下並不罕見,法律的解釋與適用往往會隨著社會變遷、司法觀點的演變而有所調整。


在普通法體系中,法律條文的解釋可以隨著法院判決而轉變。例如,在港英時期,香港法律制度多次經歷重大變更,包括1966年起所有死刑判決自動獲得特赦,並於1993年正式修訂法律,全面廢除死刑;1967年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加強對示威及集會的管制,賦予警方更大權力干預未經批准的集會;政府對《新界條例》的解釋有所調整,影響了原居民的土地發展權益。這些例子顯示,法律的修訂與解釋變更是法律體系中正常的發展過程,以適應社會需求和國家安全的需要。


針對支聯會案件暴露的漏洞,政府可以考慮進一步修訂國安法,以堵塞現行法律在執法層面的不足。例如,可以明確「外國代理人」的定義與刑責,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如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ARA),對與外國勢力有聯繫的組織設立更明確的規範。同時,可以強化資料提交機制,要求與外國勢力有聯繫的組織,必須按時提交與外國資助、合作活動相關的詳細報告,否則將面臨刑事責任。此外,可以加強對外國資助的審查,建立更透明的審查機制,防止外國勢力透過資金運作來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支聯會案件雖然在技術層面上獲得脫罪,但其與外國勢力的勾結及顛覆國家政權的行為仍然是不爭的事實。此案暴露了現行法律在國家安全執法方面的漏洞,我們應該支持政府研究修改法例,進一步堵塞漏洞,以確保國家安全的有效維護。未來,香港需要更完善的法律制度,以應對來自外部勢力的挑戰,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


 

您可能有興趣:

1
支聯會技術脫罪 難掩「外國代理人」真相 完善國安法合情理 防範外部勢力滲透

2
學生屢次偽造文書 僅被輕罰了事 中大校方縱容違法行為 令人失望

3
恐襲事件成功逃生的關鍵因素 在於反恐應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4
工業意外頻發背後 員工責任不容忽視

5
俄烏局勢不怕驟然惡化 唯恐溫水煮蛙漸走極端

6
兩電加價約1% 市民經濟壓力不輕 供應電力不穩定煩厭 須盡快解決

7
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 凸顯兩國關係漸穩定

8
政商民合作 成功辦大角咀廟會 夜光龍 街頭盤菜吸引外國旅客

9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自製公關災難 審批奧蘇利雲來港 陷幾權謀私爭議

10
房屋署遷置彩虹邨住戶花15年過長 無強化社區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1
內地經濟增長勝預期 利好因素眾多值期待

12
貨品份量減幅相當顯著 消費者購買力降夠慘情

13
大熊貓經濟如箭在弦 星級飼養員更添完美

14
中企車隊巴基斯坦遇襲 協同圍堵打擊恐怖主義

15
市民多聽一字多走一步 助減低虐兒案發生風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