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0月 05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太空探索公司興起 投資也要注意風險 - 朱文輝
發佈日期 : 2023-06-06



以往太空業務發展,一直是國家級別的任務,因為太空科技往往跟軍事競賽掛鉤。能發射火箭就代表有發射導彈的能力,火箭能夠上升至太空軌道,就代表有攻擊地球每一個角落的能力。


 


冷戰時期,蘇聯美國關係緊張,兩國為了顯示自己的軍事力量,投放大量資源研發更好的火箭,造就了人類登陸月球的壯舉。隨著蘇聯解體,美國投放於太空發展的資源也相對減少,慢慢地,太空發展從純軍事競賽變成了半民生用途,現在有不少的衛星,都是用於提供網絡服務的。


 


以往因為太空業務發展投資額巨大,回報期長,基本上沒有私人公司,會直接參與火箭研發事業。但隨著人類科技進步,燃料能量轉換率提升,世界「首富」Elon Musk將他創建的SpaceX從死神中接回來後,越來越多私人公司開始參與火箭研發。現在火箭業務的私人公司,主要分為三個派別(1)實務派——如SpaceX,Rocket lab,(2)國防派——如洛克希德馬丁,(3)玩樂派別——如Virgin Galactic, Blue Origin


 


如果你認為太空探索板塊值得投資的話,現在也有不少已上市公司可以選擇,就連Cathy Wood去年也募資成立了ArkX基金,「聲稱」專門投資太空板塊股票。除了火箭板塊公司外,其他太空探索公司,其實也值得留意,包括衛星/船艙製造公司及引擎製造公司。


 


不過對於投資太空發展公司,大家也要注意風險,例如Richard Branson創建的Virgin GalacticSPCE.US),於2021年首次全員發射成功後,股價曾經升至接近60美元,但公司於高位配股後,股價一直下跌。竟然等了兩年時間之久,Virgin Galactic最近終於第二次全員發射成功,可是升空成功後,股價則跌至3.46美元(2023531日收市價)。而Richard bransonVirgin Orbit更是可怕,分拆上市後,直接破產,股票價值歸零。


 


面對宇宙,人類是多麼的渺小,世界是多麼的大,所以我一向支持及喜愛外太空探索及發展。但是投資太空發展公司的話,大家還是最好打醒十二分精神,認清楚公司的能力及管理層收入承諾是否能兌現,因為高科技公司估值的由來,大多來自於公司預測的未來收入,管理層開了過大的空頭支票,通常只會破產收場,面對空談公司,大家還是少碰為妙。


 


本人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您可能有興趣:

1
周三 市况總結 - 唐人 - 股災十月首日 恒指收17331跌2.6% 科網金融地產醫藥齊插 成交861億

2
周三 勇闖股場 - 岑智勇 - 航空板塊 只要信不要問

3
周三 金星匯 - 孫天欣 - 智勤大股東售股 引入電子商務

4
周三 五行大贏家 - 郭志威 - 美國仍要加息

5
周三 名嘴工作室 - 林家亨 - 九月份最新銷售量 比亞迪理想創新高

6
周三 金星匯 - 李翠芬 - 集資840萬 Globavend納斯達克IPO上市

7
企業簡訊

8
周二 時髦基金 - 海外市場持續回升 特海國際盈利穩增

9
周二 勇闖股場 - 岑智勇 - 拆解舜宇注意重慶螞蟻 構成須予披露交易之謎

10
周二 股市論語 - 藺常念 - 港股低位有支持 上周五急反彈。

11
周二 韓風 - 創板改革:走回頭路 創新不足 活力闕如

12
周二 名嘴工作室 - 潘鐵珊 - 中國中免受惠政府積極帶動國內消費 具備完整免稅零售渠道及優質市場資源

13
企業簡訊

14
周五 市况總結 - 唐人- 恒指插1.35%收17373 今年新低 成交800億 下周缺北水料再縮減

15
周五 勇闖股場 - 岑智勇 - 自願公告面面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