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7月 27日
星期六
   | 氣 溫 : 28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新冠大流行或明年結束 焦點漸落於後遺症影響
發佈日期 : 2022-12-19


世界衞生組織日前指出,明年有望把新冠肺炎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衞生緊急事件,不再是全球大流行狀態。我們認為,新冠疫情似乎從來勢洶洶漸漸變得穩定,世衞組織存在上述考慮也是正常。不過,全球累計新冠確診個案超過六億宗,實際數字甚至更高,感染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影響,實屬不容忽視。美國有統計顯示,俗稱「長新冠」的後遺症有機會致命,我們必須指出,有關影響或需要數以十年的觀察,需要各方持續關注。

世衞組織最新公布,全球累計新冠確診宗數超過6.47億宗,死亡人數累計超過663萬。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表示,期望在明年的某一天,能夠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公共衞生緊急事件。明年1月,是世衞組織把新冠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衞生緊急事件三周年,世衞組織的緊急事件委員會屆時會再開會檢視情況。

我們認為,新冠疫情似乎從來勢洶洶漸漸變得穩定,世衞組織存在上述考慮也是正常。不過,全球累計新冠確診個案超過六億宗,實際數字甚至更高,感染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影響,實屬不容忽視。專家目前掌握的資訊仍然遠不足夠,例如病毒如何進化、「長新冠」會對醫療系統造成怎樣的負擔,還有新冠長遠對心臟、肺部和腦部的影響等,新冠病毒實在仍有不少未知之數。

根據世衞組織所言,「長新冠」將成為另一項主要挑戰,估計全球有大約10%至20%曾染疫人士有「長新冠」,相關的負擔會持續增加。另外,美國官方日前第一次發布「長新冠」相關死亡統計,美國疾控中心指出,感染新冠病毒後的長期後遺症有機會致命,估計截至今年6月,有3,544宗死亡個案與「長新冠」有關。疾控中心分析2020年1月疫情以來,至今年6月合共超過102萬宗死亡個案,估計當中有0.3%與「長新冠」相關,當中長者佔多數,超過一半都是75歲或以上人士,65至74歲亦有約21%。個案中白人和男性亦佔較多。

人類根本對新冠病毒認識不深,對「長新冠」更是需要長時間觀察。我們認為,全球各方有必要持續關注並觀察「長新冠」的影響,畢竟今次疫情影響全人類,短時間的衝擊當然巨大,但長遠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

您可能有興趣:

1
北約展露擴張傾向 著重軍備惹人憂慮

2
熱浪勢襲巴黎奧運 特區政府冷氣貼心

3
香港開心購物節重臨 暑假期間盼與眾同樂

4
黎巴嫩真主黨實力較哈馬斯強 以色列若開戰後果或遠超想像

5
香港迪士尼盈利創新高 發揮自身獨特性成關鍵

6
文創產業商機處處 如何實踐考驗本事

7
中電提出應對極端天氣措施 保障民生所需踏出重要一步

8
香港大學校長惡鬥校委會主席 已淪為鬧劇 強人矛盾難解 政府須強勢介入防癱瘓運作

9
涉的士投訴連年升 改革體制刻不容緩

10
京港滬港列車提質 各行各業迎新機遇

11
日本車企測試造假 產業信譽毀於一旦

12
中美持續不同渠道互動 對抗之中存在管控措施

13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意義重大 助東亞三國加強溝通增互信

14
車禍後果足以改變一生 司機駕駛態度必須正確

15
以色列戰時內閣存分歧 內塔尼亞胡政途有暗湧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