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6月 17日
星期一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黃大仙及柴灣逾30雨水沙井安裝24小時監測水位設備 渠務署增應變隊應對雨季 預警等4大方面韌性防洪
發佈日期 : 2024-05-24

「不倒翁」是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
黃大仙中心去年被洪水淹浸一幕,至今歷歷在目。(資
莫永昌(中)強調要做到「韌性防洪」。
一名女子去年於柴灣環翠道遭洪水沖跌。(資料圖片)
「智水清」能在沙井等狹窄空間進行清淤工作。
洪水隨扶手電梯湧入黃大仙站。(資料圖片)
「不倒翁」是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
黃大仙中心去年被洪水淹浸一幕,至今歷歷在目。(資

【本報記者報道】香港去年9月降下一場世紀暴雨,黃大仙、柴灣等多區嚴重水浸。香港目前正踏入新一個雨季,渠務署表示,汲取去年經驗,署方強化了緊急事故控制中心,緊急應變隊伍增至160隊,運作基地增至30個,在今年的兩次紅色暴雨警告信號下發揮作用。署方同時在黃大仙、柴灣超過30個雨水沙井安裝浮球式水位感測設備,全天候實時檢查水位情況。他強調,會從準備、預警、應急及復原四方面著手,做到「韌性防洪」。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近年極端天氣愈趨頻繁,會從準備、預警、應急及復原四方面著手,做到「韌性防洪」。莫永昌說,全球的共識是不能杜絕水浸,汲取去年特大降雨的經驗,署方已經檢視及強化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及緊急應變隊伍的運作,緊急應變隊伍增至160隊,運作基地則增至30個。他說,在本月4及21日的兩次紅雨均發揮作用,效果良好。

上調設計雨量參數 水浸風險更可控

莫永昌說,正全面落實及執行強化應對極端天氣的四大策略,已於今年3月更新「雨水排放系統手冊」,上調設計雨量參數,足以抵禦未來惡劣天氣,令香港的水浸風險更可控。

他表示,香港的防洪標準媲美內地及外國主要城市,市區排水幹渠系統設計標準是200年的重遇期,即外界一般所講的「200年一遇」。當局一直留意雨量數據及適時更新設計雨量參數,對去年9月特大暴雨的破紀錄每小時降雨量及天文台的雨量數據進行詳細技術分析後,相應上調「雨水排放系統手冊」中訂明的設計雨量參數,推算到2050年,在一個「200年一遇」的場景下,設計雨量參數標準已提高,當局會適時再檢討。

莫永昌稱:「我們手冊中已上調的設計雨量參數,足以抵禦未來的惡劣天氣,令香港的水浸風險更為可控,仍然維持200年重遇期,但會適時檢討。」

署方指出,已經在黃大仙及柴灣區內曾發生嚴重水浸的位置,超過30個雨水沙井安裝浮球式水位感測設備,24小時實時檢查雨水渠的水位情況。他表示,安裝設施後,今月的兩場紅雨均沒有收到水浸報告,形容效果令人鼓舞。當局計劃今年內在元朗及尖沙咀試行以人工智能系統,實時分析街道影像,辨識街道水浸情況,及早派遣應變隊伍處理。

渠務署還引入創新科技便利防洪工作,包括使用清淤機器人、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地區水浸情況、試行「防洪智慧系統」等。署方亦已成立海內外專家學者,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的前瞻性策略。

您可能有興趣:

1
全禁電子煙 長遠考慮年齡劃線禁售 政府明年推10招加辣控煙 禁排隊吸煙禁煙區罰款倍增至3千

2
10項短期控煙措施

3
女煙民佔比高 觸發政府修例禁止加味煙

4
有煙民批政府「趕盡殺絕」 報販協會憂禁售加味煙影響生計

5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不影響運作 岑耀信 郝廉思辭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6
林定國:絕不動搖律政司堅持維護法治決心

7
李家超稱法院獨立公平審判無任何改變

8
6月5大活動輪流登場 星光大道逛美食街兼打卡 旅發局端午節辦無人機表演 夜間煙火6.15重臨灣仔海濱

9
旅發局端午節活動詳情

10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壓軸登場

11
女童手腳等有瘀傷 牙齒遭撞脫 套假牌的士撞傷女童後不顧而去司機4天後自首

12
涉的士投訴去年逾千宗 按年升75%

13
的士業議會推禮貌運動

14
6.15起 夕發朝至 李家超 : 感謝中央關愛 京滬往返直通車 升級至高鐵臥鋪 今售北京上海通宵班次 臥鋪最平$878

15
京港及滬港直通車票價及時間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