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6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鼠患滋扰不容恶化 洁净街道才是治本
发佈日期 : 2022-05-27


鼠患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滋扰,亦可能引发多种严重传染病,故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课题。歷届政府虽然提出各种灭鼠方法,但成效不彰,而且短暂,苦无对策,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因少了清洁工人上班,导致鼠患问题持续恶化。我们认为,鼠患问题必须正视,不是说要歼灭全部老鼠,但必须控制繁殖数量,并需要须加密清理垃圾及洁净街道减少,这才是治本。

目前,由食物及衞生局主持的防治虫鼠督导委员会制订防治鼠患政策及工作计划,再由食物环境衞生署联同委员会其他成员负责执行。其中,食环署负责应对一般公众地方的鼠患问题,主要涉及鼠患监察、防鼠和灭鼠工作、跟进鼠患投诉三个范畴;该署亦会为管理不同公共场地和处所的政府部门提供防治鼠患的技术支援和培训。

社会上有意见认为,食环署的灭鼠工作成效不彰;亦有意见认为部分地点的鼠患情况未能反映于该署的鼠患参考指数(「鼠患指数」)调查。传媒亦曾报道,本港自2018年起录得多宗大鼠戊型肝炎确诊个案;2020年亦有多个该署辖下的街市出现严重鼠患,情况令人关注。

香港鼠患问题日益严重,我们曾经看见如猫般大的老鼠,相当吓人,而最常看见牠们在食肆附近及屋苑附近出没,市民的衞生意识不足,有人随便弃置垃圾,食物残渣散落一地,吸引老鼠出没觅食,更比当局用作鼠饵的生蕃薯更惹味,形成鼠患指数计算方法出漏洞。

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食环署灭鼠情况,调查报告发现,公署人员实地视察时发现食环署于调查鼠患情况时,同时在监察地点范围灭鼠,影响鼠患指数的调查结果。公署亦发现有食环署前线人员设置鼠饵时,没有于鼠饵包装袋打孔以散发香味,建议食环署检视相关工作指引,并作突击抽查,确保调查人员所採取的步骤恰当稳妥。

公署调查报告亦引述承办商人员解释,称老鼠会自行扯开包装袋进食鼠饵。公署认为情况显示人员对正确使用有毒鼠饵的理解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施放鼠饵的成效。公署亦称食环署自前年起,已陆续规定防治虫鼠服务承办商必须在施放有毒鼠饵的包装袋上打孔。

另外,公署认为老鼠繁殖力强,食环署每半年调查一次鼠患指数,容易出现数据滞后,建议食环署考虑增加调查频率,并探讨透过改良调查方法以减低指数局限性,例如考虑邀请本地大学及相关学术机构合作,了解能否制订包括不同考量因素的「综合鼠患指数」。

我们认同申诉专员赵慧贤指,食环署巡查摊档时单凭口头警告并不足够,现行条例亦订明若食环街市档主在半年内3度收到警告信,署方就有权中止摊档的租约,但公署未见食环署有引用相关法例,称档主当然有责任保持摊档清洁,食环署同时应在执法上「加把劲」。

您可能有兴趣:

1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2
文体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猫是国宝 不是明星陪衬

3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4
学生屡次伪造文书 仅被轻罚了事 中大校方纵容违法行为 令人失望

5
恐袭事件成功逃生的关键因素 在于反恐应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业意外频发背后 员工责任不容忽视

7
俄乌局势不怕骤然恶化 唯恐温水煮蛙渐走极端

8
两电加价约1% 市民经济压力不轻 供应电力不稳定烦厌 须尽快解决

9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凸显两国关係渐稳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办大角咀庙会 夜光龙 街头盘菜吸引外国旅客

11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自制公关灾难 审批奥苏利云来港 陷几权谋私争议

12
房屋署迁置彩虹邨住户花15年过长 无强化社区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内地经济增长胜预期 利好因素众多值期待

14
货品份量减幅相当显着 消费者购买力降够惨情

15
大熊猫经济如箭在弦 星级饲养员更添完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