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區議會選舉是特區完善地區治理體系、重塑區議會後的第一場全港大型選舉,政府的宣傳工作屢獻新猷,讓昨日的投票氣氛熱烈,包括長者中心租車便利公公婆婆投票,可獲得社會福利署二萬元資助;以及增設鄰近邊境投票站,讓在內地工作或生活的香港人都有機會投下神聖一票,都是值得肯定的措施。然而,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昨晚突然發生故障,市民投票受影響,全港票站均須延長開放時間,事件性質嚴重,有關當局必須徹查。
受電子選民登記冊出現系統故障影響,區選的投票統計暫時只計算至昨晚7時30分,地方選區投票率累計24.53%,接近106.3萬名選民已經投票。在18個區議會之中,觀塘區議會投票率最高,有26.59%,有超過11.1萬人投票;至於暫時投票率最低的是離島區議會,投票率為22.41%,有近2.2萬名選民投票。在44個地方選區中,以觀塘北選區投票率最高,有30.01%,超過三萬名選民已投票;沙田西選區投票率最低,為21.44%,有超過2.31萬名選民投票。
在最近的10多年,區議會選舉常以政治口號掛帥,候選人聚焦政治,立場先行,借炒作政治爭議話題博出位。今次完善地區治理後的選舉,坦白說真的很多悶場,但這正是候選人較多提出貼地務實的政綱,聚焦民生。
政府高度重視今次區選,宣傳工作更是屢獻新猷。社署在選舉舉行前邀請所有長者中心在區選投票日當天,為會員提供便利投票的措施,例如安排交通工具及人手接送有需要的長者中心會員及其照顧者往返投票站,支持他們履行公民責任,社署會向每間參與的長者中心提供一筆過二萬元的資助。除此之外,有關當局增設鄰近邊境投票站,向在內地工作及生活的港人提供便利,讓他們回港投票後能迅速返回內地處理其事務。這些新措施,都讓公公婆婆及在內地港人,感受到自己是香港的一分子。當然,措施是否物有所值,在區選過後有需要再作詳細檢討、研究。
無奈的是,區選進行至最後數小時,卻發生了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我們認為,今次事件性質嚴重,不僅令市民投票大受影響,影響範圍更是全港的所有投票站,均須轉用正式選民登記冊印刷本發出選票,不少選民因此打道回府,即使延長投票時間至午夜12時,不少人回家後都沒有再出門投票,因此流失了的選票實屬相當可惜。翻查資料,過去的立法會選舉曾經有零星票站需要延長投票時間,原因各有不同,例如是電力接駁出現問題、網絡連線不穩定等,延長時間不過是數分鐘左右。相反,今次故障由單一原因影響遍及全港,可見影響有多深遠。
我們認為,今次事件必須徹查,調查後也必須向社會詳細交代原因,以及跟進補救工作將如何進行。至於系統在選舉前的測試是否足夠、運算容量是否足夠,以至是編寫程式時是否發生失誤等,都需要嚴肅跟進改善。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