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千禧年前已成立的創業板 (GEM),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參考investing.com的數據,創業板指數由2001年時約3,200點,下跌至現時只有約24點左右,指數較高位時下跌近99%。所謂「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筆者日前接到部分內地媒體查詢上述事宜,在回答問題之餘,多少也有點感到「不好意思」﹗
筆者最常被問到的,是創業板的定位,以及有沒有轉板機制。有關創業板的定位,近日不少機構都紛紛出謀獻策,其中有會計師樓建議,可研究允許於其他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到GEM板作第二上市,吸引中小企和初創企業來港集資。有政黨則提出,建議當局再次修訂《創業板規則》,啟動新「簡化轉板申請程序」、簡化新上市發行人的上市程序、慮引入市場莊家制度、全面檢討審批上市申請程序及引進新興市場及內地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等。
在若干年前,創業板曾經是上市公司轉往主板的踏腳石,但自從港交所在2022年起提高IPO的盈利要求後,變相增加轉板的要求,令不少創業板企業卻步。
不過,近日再有上市公司成功從GEM轉往主板。永聯豐(08617)公布,其在 2023年3月10日,根據主板上市規則第9A章就批准股份以轉板上市方式在主板上市及買賣向聯交所提出申請。集團宣布在2023年9月22日已獲原則上批准轉板上市。股份在創業板的最後交易日為2023年9月28日,並在2023年9月29日起轉住主板上市,新編號為 (09882)。
集團指出,在GEM上市有助其提升公眾知名度,並提高現有客戶及新客戶對集團的認受性。自GEM上市以來,集團的業務有所增長,收入來源亦得到擴大。由於主板一般較受公眾投資者及客戶青睞,認受性亦較高,及轉板上市將有助進一步提升企業形象及行業地位。
參考集團的轉板上市文件,其在2020、2021及2022財年的股東應佔溢利分別為1,364.4萬元、3,508.6萬元及3,492.9萬元,合共8,365.9萬元。單是這點,已乎合一般主板IPO的盈利要求了。
所謂「將相本無種 男兒當自強」,不論是人和企業也好,只要肯發奮圖強,定必有成功的一天,共勉之。
筆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不持有上述股份,並為個人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