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疫後復常的2023年,不少巿場目光聚焦於曾身處疫情風眼、首當其衝的航空股之上,國泰航空(00293)成功踢了一場「爭氣波」,除中期業績扭虧為盈外,早前公布最新10月份客、貨運數據,營運情況日見改善,繼中期業績後,有空間再交出一份令人驚喜的全年成績表。今年上半年,國泰航空錄得收益435.93億元,按年增長1.35倍;中期錄虧轉盈,由同期錄虧損49.99億元,轉至今年溢利42.68億元,但若撇除優先股部分,上半年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為39.59億元,去年同期虧損52.99億元。
早前國泰航空公布10月客、貨運數據,其間載客量約168萬人次,按年急增3.2倍,乘客千米數按年上升約2.5倍,乘客運載率增加11.1個百分點至84.7%;今年首十個月,載客人次按年大增約8.9倍至約1,457萬人次。貨運方面,10月運載按年增加13.7%至12.4萬公噸,而今年首十個月載貨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9.4%,可用貨物噸千米數增加69.9%,貨物收入噸千米數則上升47.6%。無可否認,於去年同期低基數環境下,縱今年數據呈爆發式倍數增長,亦無甚比較意義,但當負運率進一步回升,客貨運業務利潤正常化後,集團利潤表現可更急速反彈。
集團預期載客量有望於今年底達至疫情前70%、2024年底達至疫情前100%,惟載力愈見步向飽和,日後能否提升運力將成未來盈利走向的關鍵。故此,集團近月接連公布增擴機隊的消息,除計劃訂購多達32架空中巴士A321neo及A320neo型號等油耗節省15%的高效能飛機、總計將接收多達逾70架新飛機外,日前亦進一步公布正就購買貨機進行磋商,除可提升編配彈性及效能,亦可舒緩油耗的壓力,更是集團未來盈利最大的關注點。
國泰航空的燃油成本總額為111.18億元,按年增加1.41倍,而燃油對沖收益則下降75.7%至4.83億元,令燃油成本淨額按年增加逾3倍至為106.35億元,縱使期間平均飛機燃油價格下降13.9%,但由於耗油量增加1.8倍,故燃油成本仍需上漲。疫後環球經濟反彈、多處地緣局勢緊張,預期均推動油價將持續高企,油耗將成航空企業首要盈利障礙,而集團增擴更高效能、低油耗的新型機隊,將可為日後盈利能力注入動力。
此前,國泰航空預計今年下半年溢利將更勝上半年,觀乎環球航空業需求,盈利表現確可看高一綫。至於集團計劃於年底前斥逾97.5億元贖回50%的優先股,餘下優先股在明年7月前贖回,建議無疑將影響全年業績派息予普通股股東的機會,但由於港府所持之優先股利率遞增方式計算,首三年3厘、今年加至5厘、明年7厘、2025年起增至9厘,故一次性贖回優先股反為日後財務釐清陰霾。國泰航空現時預期市盈率僅6倍,可分段收集作中綫持有,短期目標看重上百天綫8.2元水平,2024年暑假可重試今年高位9元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