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屹立牛池湾逾60年的彩虹邨于清拆有期,对居民来说,有人感到不捨,但亦有人希望早日搬迁以改善环境,而邨内商店的东主就打算结业,享受退休生活。
金碧楼列入第一期清拆,居民陈先生表示,已居住约30年,不反对拆卸重建,但认为新美东邨交通不便,担心新单位面积较小及搬迁津贴不足。住在彩虹邨60年的张婆婆就感到非常不捨,指彩虹邨的交通网络完善,住了数十年,已经习惯当区环境,又指用作安置的黄大仙美东邨有部分单位面向坟场,感觉不好,但彩虹邨的楼龄高,重建是唯一选择,只能「听天由命」。
在金华楼经营30多年士多的老闆娘计划清拆时便会结业,由于年事已高,即使重建后亦不会再在邨内或其他地区继续经营;亦有继承父亲报纸档的80岁老闆指,已决定清拆便会退休,加上生意逐渐减少,店内天花亦剥落,期待清拆。
对于整个重建计划距今至完成需时长达20年,当区区议员莫健荣认为时间太长,要求署方加快,并减低对等候搬迁居民的影响。
公屋联会倡设服务队协助居民
身兼房委会委员的公屋联会总幹事招国伟表示,当局于重建华富邨时,有社区服务队于邨内协助居民,相信今次房署亦会有相关安排,尤其邨内不少老街坊,希望们得到关顾。他又提到,受影响的住户如不想搬迁到新美东邨,可以提出到其他区的公屋,认为当局如有资源都会尽量安排。
对于当局预计从第一期彩虹邨住户入伙至最后一期住户入伙,预计需要约15年完成。招国伟认为明白原址重建需时,每期相隔4至6年亦是合理。他又说过去一段时间,不少意见认为彩虹邨是有特色的屋邨,邨内不少「打卡点」,相信政府早前已听到声音,希望在屋邨重建后,可以留下旧有元素,能够在新建的彩虹邨见到旧有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