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30日
星期三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发佈日期 : 2025-04-25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


谢霆锋相隔25年再度在港举行个唱,首日吸引逾43,000人入场,场面热闹。文体旅局局长罗淑佩在社交平台大篇幅分享演唱会盛况,图文并茂之余,更上传短片,赞扬舞台设计「认真」又「精彩」,盛赞谢霆锋「状态大勇」,犹如一名资深粉丝的应援帖。然而,这样一篇贴文却引发不少网民质疑:局长的角色,究竟是推动旅游经济的政府官员,还是代言演唱会的「星级经理人」?


罗淑佩曾因积极参与MIRROR活动而被指「追星」,如今又在谢霆锋个唱中高调现身,并以极为私人化的语气分享演唱会观感:「霆锋状态大勇」、「整个concert非常精彩」,甚至连舞台效果如「烟花、喷火、升降旋转舞台」都逐一点评,与其说是局长发文,不如说是粉丝后援会发帖。


#「追星」式发文 与职责脱节


问题在于,这些内容与文体旅局的「核心业务」有何关係?文体旅局的宗旨应是发展文创产业、推动旅游经济、促进文体发展,而非成为演唱会的宣传平台。演唱会能否吸引旅客、拉动内需、延长旅客逗留时间、带动本地零售与住宿,这些才是局长应关心的「重点」,但这些却在其发文中只字未提。


事实上,谢霆锋演唱会吸引了大批来自内地、台湾及东南亚的粉丝专程来港,是一次具有潜力的旅游带动契机。然而,多数旅客于演唱会结束后即日返回内地,甚至连一晚住宿都没有消费,这暴露出旅游政策未能有效「留客」的问题。


例如,东莞旅客陈小姐明言「即日来回,因为周五要上班」,而深圳旅客夏小姐亦表示「每次都即晚返去」。如果罗淑佩真的关心旅游经济,理应关注为何这些旅客未能在港多留一天,是否旅游配套不足、宣传不到位、还是交通安排不便?但她的发文中丝毫未触及这些核心问题。


演唱会的另一焦点是再次出现的「视线受阻」问题。消委会截至首场当日已接获17宗相关投诉,部分投诉更涉及高达6000元的购票损失,事件与早前Coldplay演唱会如出一辙,反映主办单位与售票平台未有从中汲取教训。然而,罗淑佩在其发文中却轻描淡写地表示「五万人,零死角」,甚至形容舞台设计「照顾全场不同位置」,与现实完全脱节。


#视线受阻不谈 实为平行时空


不少观众实际上仍受阻于音响塔或结构柱位,购票时亦未有任何提示。有观众更直言「不是视线受阻票,但有两条柱阻挡」,正是这种「明买靓位,实为死角」的情况激起民愤。作为负责文化活动及消费者体验的官员,罗淑佩理应敦促主办单位与售票平台提升资讯透明度,避免观众如抽「盲盒」般买票,却得不到对等的观演体验。


一名政府官员高调参与文娱活动本无不可,若能借机推动香港「演唱会经济」,吸引旅客消费、延长留港时间,自然无人反对。但问题在于,罗淑佩的表现更像是一名热情的粉丝,而非一名政策制定者。当她以近乎「应援」的语气为谢霆锋打call,却对与旅游经济、消费刺激、观众权益相关的议题只字未提,难免令人质疑其专业性与公正性。


更何况,罗淑佩并非新晋官员,自上任以来已多次因「追星心态」被媒体诟病。从MIRROR到Now谢霆锋,每次大型演唱会总见她「出post」打卡,却鲜见针对旅游政策提出具体措施。这种行为不仅削弱了其政策推动者的形象,更模煳了公私界线,令人怀疑其是否能客观处理涉及艺人与活动的政策问题。


演唱会再精彩,也只是舞台上的表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如何让这些舞台背后的效益,实实在在地留在香港。

您可能有兴趣:

1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2
文体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猫是国宝 不是明星陪衬

3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4
学生屡次伪造文书 仅被轻罚了事 中大校方纵容违法行为 令人失望

5
恐袭事件成功逃生的关键因素 在于反恐应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业意外频发背后 员工责任不容忽视

7
俄乌局势不怕骤然恶化 唯恐温水煮蛙渐走极端

8
两电加价约1% 市民经济压力不轻 供应电力不稳定烦厌 须尽快解决

9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凸显两国关係渐稳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办大角咀庙会 夜光龙 街头盘菜吸引外国旅客

11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自制公关灾难 审批奥苏利云来港 陷几权谋私争议

12
房屋署迁置彩虹邨住户花15年过长 无强化社区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内地经济增长胜预期 利好因素众多值期待

14
货品份量减幅相当显着 消费者购买力降够惨情

15
大熊猫经济如箭在弦 星级饲养员更添完美


首页